返回

控明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等东宁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等东宁

“生擒虏酋!”

“生擒虏酋!”

崇祯皇帝兴奋的搓着手,不停的在寝宫里边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句话,兴奋的难以自制,活像是个期盼了整整一年之后终于受到梦寐以求的礼物的孩子。

“自神宗朝以来,东虏日渐猖獗,屠我边民侵我土地,国事倾颓……”就好像是在宣泄郁结已久的情感,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今终于擒获虏酋!我大明中兴之期将自今日始!”

就好像是刚刚做完了体力活儿,崇祯皇帝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脸上的兴奋之色不仅没有消退,反而透着一种病态的潮红,喃喃的念叨着:“大明边患已平,终于可以告慰历代先皇在天之灵了!这张宁……这张宁果然不负朕之厚望……能臣,能臣也……”

旁边的曹化淳从小太监手里接过茶盏子,恭恭敬敬的递到崇祯皇帝手中:“万岁爷,虽说平定辽西生擒虏酋是那张宁的功勋,却也少不了万岁爷慧眼识人。若是没有当初万岁爷的深厚信赖,即便是那张宁有天大的本事,终究不得施展出来。能臣与贤君,便如强弓与利箭一般,缺一不可!”

这话虽然带着很明显的阿谀之意,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张宁之所以能在辽西开创大好局面,直至今日生擒虏酋,若是离开了崇祯皇帝的大力支持,终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哪里还会有现如今的辉煌大胜。

自崇祯皇帝继位以来,灾难频仍战乱四起,大明朝已隐隐显露出末日的种种迹象。虽然有以雷霆手段平定阉党的开门红,却很快就被金军打到了北京城下,武备松弛国防不力的局面已显露无余,再加上蜂拥四起的西北流民之乱,真是疲于应付却如抱薪救火,往往是扑灭了东边西边又起,已彻底应付不过来了。

好在那张宁果然不负朝廷厚望,没有辜负崇祯皇帝的大力支持,按照“正守奇攻”的方略执行下去,才刚刚一年的时间,就连战连捷,直至打出扭转乾坤的辉煌大胜。

仅凭生擒皇太极这一事,张宁就一定会成为大明朝的定海神针,成为武将中风头最劲的人物,而宣慰军也第一次在战略层面上压过了关宁军。

自从宣慰军围困广宁之后,素来自行其是的关宁军也就显得恭顺了很多,再也不提“虏军势大”“急切难治”的陈词滥调,再也没有和朝廷敷衍塞责,而是选择主动出击。

那祖大寿当初是何等的嚣张,在北京保卫战的时候竟然敢直接带兵脱离战场,现如今的奏请折子也一个接着一个……

如果说铲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是开门红的话,那么,生擒皇太极则一定会成为崇祯皇帝的另外一个高峰。

作为宣慰军的监军,杨绍廷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发来捷报,但崇祯皇帝本人和整个朝廷,却对杨绍廷的捷报置之不理。

朝廷无视监军,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却真实发生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杨绍廷和张宁的战略出现了重大分歧。

按照杨绍廷的意见,肯定是乘胜追击直捣黄龙,马上挥兵东进,携新胜之余威朝着辽东进发,最好能够直接攻克“大金国”的“国都”盛京,彻底平定困扰大明朝几十年的两辽之乱。

但张宁的意见却和杨绍廷相反。

张宁一力主张暂缓进兵,先完全稳住辽西局势,然后利用皇太极的“归降”,把两国交战的事实演变成为大明朝内部的平叛。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事情,而是出于战略高度的考虑:只要把针对“大金国”的战争变成内部平叛,就会撕裂辽东的金国势力,或者是拉一派打一派,或者是坐山观虎斗。敌我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之下,反而会愈发的稳妥。

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采用正式方式还是直接大兵压上,都非常有利于以后的局面,可以建立起长治久安的统治。

毕竟辽东已经在事实上分割出去了这么久,仅凭短时间内造成的战场胜利,未必就能维持平稳的统治。

张宁根本就不想再建立一个“奴儿干都司”,而是想把两辽之地完全消化吸收。

毋庸置疑,这绝对是长治久安之道,但却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

杨绍廷的方略虽然不是那么稳妥,却可以立竿见影,而且充分考虑了大明朝日渐窘迫的财政状况,似乎更现实一点。

这两种战略,很难说哪个更好,但朝廷却毫不犹豫的选择支持张宁,而彻底摒弃杨绍廷。

原因无他:所有的煌煌大胜都是张宁打下来的,既然已经打出了这么好的局面,必然要继续坚定的按照张宁的部署执行下去。

第二日,朝会。

广宁大捷,对于朝廷而言并不是一件意外之喜。

毕竟几万大军已经把广宁围困了半年之久,广宁和那里的金军早就成了瓮中之鳖,什么时候拿下来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真正的惊喜是生擒了皇太极。

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意外之喜。

只要拿出了皇太极,对于民心士气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而且有着非常重大的政治影响力。

因为事先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所以在这次朝会上,只要围绕皇太极本人和两辽的局面做文章。

作为内阁首辅大臣的周延儒,毫不保留的选择支持张宁的“宜缓不宜急”的战略,对杨绍廷的“火速东进”方略完全就是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杨监军所言……不过是书生之见,或有些血勇奋进之心,终究不合时宜。朝廷平定两辽,意不是灭金平叛,而在于长治久安……”

其实,两辽的形势到底是什么样子,身在辽西的杨绍廷肯定比身在京城的周延儒更清楚,但周延儒还是很不客气的全盘否定了杨绍廷。

这主要是因为张宁是“周党中人”,当初那个正守而奇攻的战略就是周延儒提出来的,他当然会无条件的支持张宁。

周延儒的这个态度,完全在众人的预料当中,虽然有些人甚至是其他的内阁成员并是很赞同他的观点,奈何张宁的辉煌大胜是实实在在的。

有了广宁之战的底气和生擒皇太极这个扭转乾坤的天功,在这个事情上,周延儒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如卿所言,朕意亦是如此!”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看不出丝毫的兴奋之色,反而愈发沉稳,说话也更有底气:“朝廷终究是朝廷,辽事如何终究要参听宣慰张宁的意思,远隔千里还是应该充分尊重临敌将帅的意见,众卿以为如何?”

皇帝本人和内阁首辅大臣已经定了调子,也就只能这样了。

大的战略已经定了下来,紧接着就应该讨论如何处置皇太极这个问题了。

现在的皇太极已经走在押送往京城的路上,数日之后就会到达,在这之前,一定要商量出一个具体的处置方案。

就凭皇太极和努尔哈赤父子“犯上作乱”“屠杀边民”“抗拒天威”等等这些个事实,光是罪名就能写满一本书了。虽然崇祯皇帝本人真的很想将他千刀万剐,却也只是想想罢了,并不能真的那么做。

一来是因为皇太极上了降书顺表,虽然是因为兵败的局势所迫,终究算是投降过来的。大明朝毕竟是上国天朝,若是真的一刀把他砍了,反而会显得小家子气。而且大明朝对归顺的外藩,素来秉行着宽容怀柔的方略,只要“幡然醒悟”,就可以“从宽处理”,就算是有所惩罚,最多也只是象征意义罢了。

再者,现在的张宁仅仅只是基本平定了辽西,大金国依旧占据着辽东,算是还有“半壁江山”。若是直接把皇太极一刀砍了,对于接下来平定辽东就会很不利,必然激起金国残破的激烈抵抗。若是宽大处理,反而有利于彰显大明朝的宽容,有利于进一步分裂对手。

在如何处置皇太极这个问题上,崇祯皇帝已经想了整整一夜,最终决定封他一个“怀顺侯”……

但是,这仅仅只是崇祯皇帝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反对这么干。

怀顺二字,一般都是封给来降的对手,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这个侯爵就显得有些轻忽了。

若只是封侯的话,以后若再有前来归降者,朝廷如何对待?

不管怎么说,也不管大明朝是不是承认,皇太极也是面南背北的一国之君,大金国是事实存在的。皇太极才封一个侯爵,以后若是大金国的亲王贝勒前来归降,总不能盖过皇太极去吧?难道只能封他们一个伯爵或者子爵?

那显然是太低了些。

虽然现在大明朝的爵位还远远没有到烂大街的地步,却早就不如以前金贵了,顶着伯爵头衔的从三品官员比比皆是。虽说官职和爵位不能直接挂钩换算,这个侯爵也确实是太低了。

反正皇太极已经归顺,就算是封个传说中的一字并肩王(当然那是不可能的),也改变不了阶下之囚的本质,更不可能拥有任何权限,充其量也就是享受一定的生活待遇而已,还不如大度一些,弄个更高一点的虚衔儿给他。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崇祯皇帝终于同意了众多大臣的观点:加封皇太极为怀顺公,算是给一个公爵的头衔儿……

张宁平定辽西,这么大的功劳,肯定是需要高封厚赏,但大明朝从来就没有异姓封王的传统,就算是在开国支出封过几个异姓王,也多是死后追封,算是一种哀荣而已。按照这个传统,就算是张宁的功劳再大也是不可能封王的,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公爵而已。

当然,所谓的爵位,只不过是一个荣誉称号,既不是官职也不代表权利,还需要拿出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朕意加封张宁为一等东宁公,众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