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控明 第二百五十七章 底定辽东

第二百五十七章 底定辽东

作为大金国的都城,盛京竟然投降了?

在几乎所有人的心目当中,盛京之战必然旷日持久,而且一定会演变成为血肉磨坊式的拉锯战。毕竟这是大金国的都城,不仅仅只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同时还是很多金国子民心目当中的圣地:只要都城还在,大金国就还在。只要继续抵抗,就一定会有转机出现。

谁也没有想到,盛京方面的代善等人竟然如此直截了当的投降了张宁。

几乎没有经历惨烈的战斗,盛京就“不战而降”了,绝对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安安稳稳的拿下盛京,正式宣告了大金国的覆灭,就算是赫图阿拉方向上还有些零星的抵抗,已早就不足为虑了。

从政治角度来看,大金国已不复存在,作为大明朝的疆域的一部分并入版图,是大明朝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盛世武功”之一。

具体到军事层面,则对尚且在辽阳一线负隅顽抗的多尔衮形成战略合围之势,残存的金兵已在事实上成了瓮中之鳖,灭亡也仅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张宁“兵不血刃”的占领盛京,接受了大金国的投降,对于关宁军而言,绝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灾难。

只要平定了两辽之事,关宁军就已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就算是朝廷还会保留一部分关宁军,肯定也不会再有以往那么强力的支持力度。首先,在最要紧的钱粮方面一定会出现大幅度的削减,两辽将门集团的瓦解已指日可待了。

现在的祖大寿等人,对张宁简直恨之入骨,但却毫无办法。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发动最大规模的攻势,全力攻打多尔衮。

这么做的目的已经十分明显:趁着张宁还没有完全平定辽东之际,争取先捞一份大大的军功,为两辽将军集团的继续存在提供一种可能。

到了这个时候,吴三桂终于明白过来了。

“宣慰大人果然高明,”吴三桂用一种不着痕迹的方式拍着张宁的马屁:“虽占据极大优势,依旧不愿展开强大攻势,就是为了避免被关宁军摘了果子……”

吴三桂说对了。

明明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但张宁却始终不愿意直接攻打盛京,而是首先用谈判开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陷入旷日持久的围城战。

圈住盛京的机动兵力之后,趁机逼迫代善接受一个并不算很苛刻的条件,让他直接投降,用兵不血刃的方式快速实现对辽东北部的实际占领。如此一来,关宁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等他们回过味来的时候,大局早已底定。

现在的关宁军,要想保住手头上的那点既得利益,或者说不想被朝廷削弱的太过于厉害,就只能拼命的发动攻势,趁着宣慰军挥师辽阳之间的这段时间,尽可能的攻占辽阳,和张宁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

辽东是宣慰军和关宁军一起打下来的,你占北我占难,你有大金国度盛京,我有金国故都辽阳,虽然还是稍微逊色了一筹,终究关宁军的势力更大根据更深,南北对抗的局面一旦出现,关宁军的未来也就多了一种可能。

在这之前的几十年当中,关宁军从来都没有卖过这样的力气,甚至存着那么一丁点“养贼自重”的意思。当年是现在,却真的拼出了血。

若是不尽快攻占辽阳,关宁军就真的没有未来了!

关宁军打的猛,多尔衮也不逞多让,拼死维持防线,双方不间断的厮杀了整整七日,打的惊天动地日月无光,却谁都没有讨到明显的便宜,反而出现了两败俱伤的迹象。

真正对多尔衮构成致命一击的既不是关宁军,也不是宣慰军,而是来自身后的朝鲜。

到了这种地步,连大金国都已经不存在了,作为大明朝藩属之国的朝鲜,在经历了被金国短暂的征服之后,已经看清楚了局势,毫不犹豫的选择站在大明朝的阵营当中,从背后对多尔衮发起攻击。

其实,对于现在的多尔衮而言,身后是不是多出几千个朝鲜兵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朝鲜军队的战斗力非常低下,在经过大金国的两次压榨之后,甚至无力给士兵们装备像样的铠甲,很多的朝鲜兵根本就是无甲兵,而且战斗力乏善可陈,根本就不是金国辫子兵的对手。

朝鲜出兵攻击多尔衮,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真正的作用也就是一种表示效忠大明朝的态度而已。

所以,张宁对朝鲜的使者比较冷淡,只是代表朝廷接受了朝鲜的“归顺”,装模作样的说了些场面话而已。

相较于对朝鲜的冷淡,张宁对多尔衮的态度就显得热情了很多,亲自写信,并且派遣了一个百人规模的“劝降使团”,依旧由劝降经验丰富的楚丁卯带队,选了一个良辰吉时南下,正式去往辽阳商谈“劝降事宜”。

辽阳的战斗依旧打的如火如荼,多尔衮好像疯了一样,不顾伤亡不计代价的强力抵抗,虽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却也让关宁军无计可施,始终把战线维持在辽阳外围。就算是祖大寿亲自带动连番猛攻,也没有看到过辽阳的城墙。

其实现在的辽阳之战,完全就是最后的困兽之斗,不论多尔衮有多么勇猛,早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就抵抗不了多久。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祖大寿就有足够的把握一点一点的把他磨死,但时间明显不是那么充足。

想要抢在张宁动手之前拿下辽阳,就必须尽快,但多尔衮真的是一块硬骨头,虽然已打的伤痕累累,却很难在急切之间拿下来。

万般无奈之下,祖大寿只能模仿着是张宁的做法,派遣使者去和多尔衮谈判,希望可以用一个相对宽厚的条件换取多尔衮的投降,换来战争的结束。

想不到的是,已经发了狠的多尔衮直接就把谈判使者的脑袋砍了下来!

都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竟然还如此凶残,此举彻底激怒的关宁军,旋即展开惨烈的战斗。

这一回,双方是真的打出火来了,战斗已演变成为两群野兽之间的疯狂撕咬,彼此的伤亡数字都是飞速飙升……

面对日趋激烈的战斗,关宁军上下心中雪亮:这场惨烈的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取决于宣慰军什么时候出兵。

只要宣慰军南下,就可以对多尔衮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到时候一切都会结束。

其实,多尔衮和他手下的那些勇悍金兵都清楚的很,无论再怎么抵抗,终究无法避免最终的覆灭,从盛京投降那一刻开始,这个命运就是已经注定,根本无法改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抵抗就毫无意义,而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要不然的话,那么多的金军士兵也不会在如此绝望的大局之下血战至今。

因为他们心中还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宣慰军。

宣慰军的使团已经在路上了,再过三几日即可达到辽阳,到时候肯定是要投降的。

选择向宣慰军投降,而不是投降关宁军,虽然都是投降,这里边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关宁军是什么?不过是地方军镇而已,就算是实力再怎么庞大,也不过是个军事集团。而且已经有非常明显的迹象表明,两辽之事一旦平稳下来,大明朝廷肯定要削弱甚至是清洗关宁军。他们现在打的这么卖命,其实就是想用多尔衮的尸体捞一份实实在在的军功,到时候还有底气和朝廷讲条件。

而张宁则完全不同。

张宁是大明朝正式委任的宣慰使,关键是顶着一等东宁公的爵位。

东宁就是辽阳啊,都时候这里一定会成为张宁的封地。

张宁本人就代表着大明朝廷。

是向一个明显已经走下坡路的军事集团投降,还是直接向大明朝投降,这样的选择题就算是三岁的娃娃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而且,在多尔衮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那就是大金国的未来。

虽然现在的大金国已经不存在了,但时局变幻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大金国没有了不要紧,建州女真一脉可不能被撕裂。

只要保存住了最根本的东西,说不准百年之后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毕竟从来就没有强盛不衰的帝国,也没有永恒不灭的王朝,只要保存住了女真一族,百年之后的后世子孙未必就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正是因为出于这样的考虑,辽阳战场出现了让所有人都匪夷所思的一幕。

在激烈抵抗关宁军的同时,多尔衮毫不犹豫的接待了“姗姗来迟”的楚丁卯,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接受了张宁提出的条件,正式宣布向张宁张宣慰投降,并且愿意接受宣慰军的改编……

白白打了将近两个月之久,最终多尔衮却投降了宣慰军,这等于是白忙一场给张宁做了嫁衣裳。于是乎,更加诡异的一幕旋即出现了:

关宁军拒绝承认多尔衮的归顺,不仅没有结束战争,反而打的更加白热化。

多尔衮也是拼出了老命,下了死力抵抗。

好在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四日之后,宣慰军从北方开赴过来,紧接着第三轮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景象出现了:

钦命宣慰使张宁亲自率军驻守辽阳,并且和关宁军展开对峙。

谁也没有想到,和金军打死打活的宣慰军,竟然会有朝一日成为辽阳的保护者,成为多尔衮的靠山,并且摆出一副对关宁军极不信任的姿态,要他们遵守“正守奇攻”的朝廷方略,退回到自己的防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