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控明 第二百四十九章 相互背叛

第二百四十九章 相互背叛

鳌拜的多次劝降并没有让皇太极就范,但持续的接触却开启了和平解决广宁战事的可能。

当楚丁卯作为张宁的全权谈判代表正式进城的时候,皇太极也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派遣苏克萨哈作为大金国的全权代表,于楚丁卯进行谈判。

而皇太极本人在躲藏在谈判室一墙之隔的内室当中,监督谈判全过程。

“把我家大汗作为人质,这万万不可接受!”苏克萨哈还在不停的据理力争:“这个条件根本就不是谈判,而是讹诈。若你们坚持这一点,我们将死战到底!”

“如果没有皇太极本人作为人质这个前提,我宣慰军不可能信得过你们。我可以代表宣慰大人保证,只要你们完全依照商定的条款行事,一定会保证人质的绝对安全。”

“我信不过你们。”苏克萨哈非常直接的说道:“让大汗作为人质,想也不要想。如果你们一定需要人质的话,我可以去做这个人质……”

“你当人质?你不配!”楚丁卯也毫不客气的说道:“你要看清楚眼下的形势,只要我家宣慰大人愿意,随时都可以强行攻破这座小城。你们要想清楚了,仅凭这么点残兵败将,能当得起我宣慰军的雷霆一击吗?”

“既然要打,那就打好了,还谈个鸟。”苏克萨哈显然不是一个谈判高手,又跳又叫的做出一副掀桌子的模样。

虽然双方的分歧太大,屡屡出现谈不下去的状况,但只要走上了谈判桌,总是能够一点一点的消除分歧,直到谈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为止。

随着谈判的持续,彼此之间相互妥协,大致的框架已经定了下来:只要放这些金兵离去,金国大汗愿意结束于大明朝的敌对状态,但却拒绝成为大明朝的一部分,而是要仿朝鲜旧例,依旧保留大金国的名号和固有疆土以及完整的行政体系,成为大明朝的属国。称臣纳贡接受大明朝的册封,但却不允许明军越过辽河一线,也就是说辽东不许明朝驻扎军队。

这等于是让出了辽西和辽河河套一带,看似是一个很大的让步,其实实际意义并没有那么大。

辽西的最精华部分本来就已在宣慰军的势力范围之内了,根本就不需要大金国让出来。至于说辽河河套一带,完全就是荒无人烟的莽莽丛林,人烟稀少的苦寒之地,只要一下雪连进出都很困难,到了夏季又多是烟瘴沼泽地带,除了可以作为军事缓冲区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这些都是谈判的细节,就算是一时谈不拢也可以慢慢谈,最主要的还是关于皇太极本人的处置问题。

宣慰军一定要求皇太极作为人质出城投降,然后才能放金军平安离开。但这个条件是金军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换其他人做人质张宁又不放心。皇太极不能作为人质去到宣慰军大营之中,到时候若是张宁翻脸不认账,岂不是就要鸡飞蛋打了?在彼此之间严重缺乏信赖的情形之下,最终不得不拿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按照事先的约定,宣慰军先在东南方向让出一条通道,允许金军在这个通道范围之内进行撤离。为了让张宁放心,皇太极可以暂不撤离,而是留在城内,同时由楚丁卯这个全权代表进行监督,以保证皇太极不会食言自肥借机跑路。

当金军主力顺利撤离之后,皇太极就会在楚丁卯的“护送”之下去做人质。

不得不说,这是金军的一个巨大让步。

经过一番紧急沟通之后,又过了一天,在充分争得张宁的同意之后,这个能被双方共同接受的条件就算是定下来了。

谈判终于完成,接下来就要具体实施了。

“主子,您真的同意那张宁的条款?”

“先同意吧,不同意又能怎样?”

“可是……您怎么能去做人质?”

皇太极微微一笑,不动声色的说道:“无论如何,都要先把张宁稳住,先让咱们的主力有机会撤出这座绝死之城,至于其他……已经顾不得了!”

听了这话,苏克萨哈顿时明白过来:所谓的谈判不过就是一个障眼法,虽然仔仔细细的谈好了很多细节,皇太极却从来都没有想要真的去遵守。

他的盘算是,先撤出一部分军队,然后混杂其中趁机溜出去。

但城内还有一个楚丁卯作为监督者,他一旦发现皇太极违背了已经谈好的条件,宣慰军马上就会强行攻打进来。到了那个时候,就先是把楚丁卯一行人杀个精光,也必然会面临宣慰军的血腥报复。来不及撤走的那一部分人马,一定会成为宣慰军炮火之下的冤魂。

舍弃一大部分实力,选择带着少数精锐混出去,这就是皇太极的算盘。

只要他本人能溜出去,就还有机会收拾局面,以后是什么样子还说不准呢。

“先把亲卫和亲信集结起来,待时机一到马上出城。”

“是,主子,我马上就去安排!”

隔了一日之后,金军当中的皇家亲卫和最精锐的残部已做好了准备,虽然只有不到区区一千人,却集中了几乎所有的四百多匹战马,时刻准备着护卫着皇太极逃离出去。

又隔了一日,宣慰军果然遵照约定的那样,在东南方向让出一条通道,允许他们通过。

没有任何犹豫,皇太极马上下令出城。

为了逃离这座决死之城,皇太极已经不顾一切了。他明明知道这样的举动会引发宣慰军最血腥最疯狂的报复,明明知道那大几千根本来不及撤离的金军士兵会因此而被张宁杀个精光,还是选择了直接跑路。

乔装改扮,混杂在一群小兵之中,不要命的打马狂奔,因为他知道时间宝贵。宣慰军很快就会得到消息,而且很快就会追击上来。

能不能逃出升天,完全取决于速度。

他只有一个白天的时间,最多一个白天。

在他逃离出城以后,苏克萨哈一定会把楚丁卯等人杀个精光,让宣慰军无法得到消息。

但宣慰军很快就明白过来,也一定会最猛烈的炮火攻城。以苏克萨哈的能力,带领着那几千残存的人马,能够守住一个白天已经是极限了。

必须在一天之内跑出宣慰军的追击范围,否则的话,这一切就真的全完了。

一口气跑出了将近二十里的路程,皇太极猛然看到前方出现了一条黑线。

因为是迎着太阳的方向,开始的时候还看不清楚,随着距离的逐渐拉近,已渐渐看的很清楚了:那是宣慰军。

知道这个时候,皇太极才猛然明白过来:宣慰军并没有放开这条通道,而是始终在这里进行拦截,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侦骑明明说宣慰军已经退让出来,这条道理可以畅通无阻,为何又是这样的一番情形?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侦骑在撒谎。

仅仅只带着一千多人,而且全无粮草辎重和任何遮蔽掩护,直接撞上去必然就是送死。

“回头,快回头!”

在皇太极万分焦急的大喊声中,这一千多亲信精锐竟然不停指挥,不仅没有做出任何回头的动作,反而冲的更快。

“你们要做什么……”

“大汗,到了这个地步,你还不明白吗?”

当遏必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皇太极就觉得有一盆冰水兜头浇了下来,也顿时就清醒了:自己遭受了背叛。

不是某个人的背叛,而是被整个金军背叛了。

现在的皇太极无比清醒,他的头脑从来都没有象现在这样清醒过:自己把谈判当做烟雾弹,用来麻痹宣慰军,张宁又何尝不是这样?

交战双方从来就没有想过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都是利用谈判打自己的小算盘。

当双方的最高统帅都不想谈判的时候,下面的士兵就必须为自己打算了。

为了活命,金军早就瞒着皇太极和宣慰军私下接触过很多次,所有的谋划和计策完全就在对方的预料之中。

既然皇太极能够背叛自己的军队,让他们用生命为自己的跑路争取时间,军队自然也就会背叛了他。

所有的这一切,张宁早就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才会在此拦截。

大金国的大汗,竟然被自己手下的军官和士兵们集体背叛了。

到了这步田地,皇太极最本能的反应就是抽出佩刀……当然不是要砍杀背叛主子的遏必隆,而是准备横刀自刎。

奈何遏必隆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几个士兵冲过来夺下他手里的刀子,将他死死的按住了……

接下来的事情已毫无悬念,当皇太极被手下的士兵送到张宁面前的时候,张宁笑着对他说道:“我早就对苏克萨哈说过,一旦到了紧要关头,你必然不会在乎别人的死活,一定会牺牲千万将士的生命来做最后的挣扎。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不相信,三天之前他们才看清楚你的真实嘴脸……”

“城里那八千多人,可以给你卖命,但他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是你最先背叛了他们,然后他们才会背叛你。或者说,这根本就谈不上背叛,只是为了自保,你不也是为了保全自己吗?”

“哼!”这个时候的皇太极反而彻底横下了一条心:“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既然你赢了,自然有千万条道理,随便你怎么说好了。”

“看来,咱们应该好好的谈谈了!”张宁笑道:“一应投靠过来的金军,不论将官士卒,全都善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