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世田园妃 第511章 报复

客人不愿意,小厮揍了他一顿,扔下碎银子,拿着东西谄媚的献给温晏阳。

温晏阳把玩着手中叫做放大镜的东西,放在眼前看了看,果然东西变大了。

“走,出去试试。”温晏阳兴奋了。他可听到了,刚才那两人说,对准太阳看,可以看到太阳上的仙人。

今天正好天气好,是个大太阳。温晏阳兴致勃勃的拿着放大镜,找准了方向……

片刻后,只听到一声惨叫,温晏阳捂着眼睛躺在了地上。

卫国公府小公子横行霸道受到天谴瞎了眼睛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

织锦听到消息呆了呆。她没想到,宁怀景用了这方式给她报仇。

温晏阳几乎瞎了一只眼睛,还没人同情。谁让他抢了别人的东西呢。

至于那两客人,早不见了踪影。

卫国公夫人快疯了。她就两子一女,除了大儿子还好,小儿子和女儿最近灾祸连连,不是这伤了就是那病了。

温晏阳最倒霉,脸上留了疤不说,左眼瞎了。醒来后得知消息又晕了过去。

卫国公夫人哭的死去活来,卫国公整日阴寒着脸。

他没查到那两客人的踪迹,但心里已经认准了宁怀景和织锦是凶手。

“老爷,您一定要给阳儿报仇。”卫国公夫人一嘴牙齿差点咬碎,“我要那两个小畜生的命!”

卫国公声音像是淬了毒般狠辣,“不用你说,我也不会放过他们。敢伤我阳儿,必要千百倍让他们偿还。”

卫国公的报复来的极为迅猛。

织锦还在吃着温晏阳的瓜呢,被她寄以厚望的北山出事了。两名挖煤人被滚落的石块砸死。

家属闹到了明亲王妃,哭诉明亲王和王妃狠心薄情,奴役手下,不拿挖煤人当人,每天早起晚睡,不给吃饱,各种剥削。

以至于两人又饿又累精神恍惚,才会被石头砸到。

还说无烟煤的成本不到一文钱,却卖了三文,昧着良心挣穷苦百姓的血汗钱。

一时间,到处都是谴责织锦和宁怀景的。说他们为了挣钱不择手段,鱼肉百姓。不把百姓的命当命。甚至还有人说,织锦得封郡主,就是因为她心怀天下苍生。

既如此,无烟煤怎么不免费送人?冬天有了足够的炭火,不知能救多少人的性命呢。

这种无聊的说法,居然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吃饱没事干的闲汉,爱占便宜的妇人,穷困潦倒的人,一部分涌上了北山,一部分围在王府门口,让织锦免费派送无烟煤。

人一多,胆子就肥了。想着法不责众,这么多人,不可能都抓起来,便不怕了。

王府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墨华轩内,白芷一众丫鬟肺都快气炸了。

白芷常跟着织锦走,北山煤矿那边的情况,她也熟悉。三文钱已经订的最低价了,压根没多少利润。

像外面传言的本钱一文不到,压根就是瞎扯。光工钱就不止了。

织锦本心也是有几分为百姓谋福。可谁也没规定,做好事就非得饿死自己。

她走的薄利多销路子,三文钱一斤,根本没啥赚头,只是卖的多了,聚沙成塔。

比起动不动七八文钱一斤,天一冷更要十几文的木炭,无烟煤简直实惠到家了。

她要真想靠这发横财,五文六文照样有人求着买。

“呸!也不打盆水照照自己,到底是谁没良心!”墨兰气的红了眼。她消息最灵活,外头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墨兰都没敢学回来,生怕织锦给气坏了。

“王妃,您别和那些人一般见识。我看他们的心肝才是黑透的。免费送,说的轻松,他自己怎么不送啊。”墨兰气呼呼,胸脯一抖一抖。本来想安慰织锦的,转头自己就恼上了。

“喝口水。”寒兰给她倒了杯茶,“你别气着了才是。”

织锦对比她来,可平静的多了。

“我这不是看不惯嘛。”墨兰端起水杯,咕嘟咕嘟几口下肚,随意的用袖子擦了擦嘴巴。看的寒兰嘴角一抽。

“看不惯有什么用,门口围着的人又不会因为你看不惯散了。”茯苓道。

墨兰撇嘴,突然眼睛一亮,“要不我去骂他们一顿,没准就被我骂走了。”

她还真要起身去,被白芷一把抓住。

“算了吧,能被你骂走的人,也不会出现在这里。”白芷神情严肃了些,“你别瞎胡闹,这时候出去,弄不好还会伤着。”

府里采买的下人都是从后门走的。那些人真让他们打伤王府下人是不敢,可围着你,不让你动,也是很麻烦的。

墨兰气鼓鼓撅着嘴。

织锦还有心情笑话道:“可以挂个酱油瓶了。”

“王妃,您还笑。”墨兰急。

织锦挑眉,“我不笑还能哭呀。”

墨兰噎了下,急躁的来回走圈圈,“那也不能笑啊,您都不知道,外面成什么样子了,讲什么都有……”

说到这,她自己打住了。暗暗打了下嘴,明明决定不告诉王妃,怎么又嘴快了。

织锦慢悠悠倒了杯热茶,捧在手里,喝了一小口,好奇问,“外头都说我什么了?”

“没什么,就是一些不好的话。”墨兰含含糊糊。

织锦呵了口气,“我猜猜,肯定说我没人性,狼心狗肺,是周扒皮,铁公鸡……”

看织锦笑呵呵的模样,墨兰还以为她受刺激了,心疼的眼圈一红,“王妃,外头那些烂心肝的话您别听。您的好,大家都记着呢。”

她这话,说的屋子里丫鬟都有点心酸了。

织锦平日里待她们好的不能再好了,很多时候,都没拿她们当下人。

只要不是吃里扒外等原则性问题,偶尔犯个小错,织锦都不会计较。和她们说话,也是平辈相交,从不摆架子,给她们足够的尊严和尊重。

这是她们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得到的待遇。

不是没有宅心仁厚的人家,对待下人也态度温和,可真打心眼里给予她们尊重的,唯有织锦。

她们聚在一起闲聊的时候,常常庆幸自己能来织锦身边做事。

如今看织锦受人诬陷,被人责骂,一个个比织锦本人还急,还不忿。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