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世田园妃 第467章 一把年纪

“你又有什么点子了?”皇上笑呵呵问,语气甚是宠溺。

宁怀奕对诚王妃的威胁眼神视而不见,“既然是在皇明寺,我们就来做几首禅诗吧。看谁做的最好。”

宁怀奕摩拳擦掌,也不管别人同不同意,就道:“我先来。”

“你还懂禅?”皇上诧异了。宁怀奕这性子,怎么看都和禅沾不了边。

“皇爷爷你别看不起人啊。”宁怀奕抱怨了一声,背着手在身后像模像样的走了一圈后,突然一拍巴掌,把众人吓了一跳。

“有了。”宁怀奕喊了一声,高声吟道:“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诚王妃很不给儿子面子的拆台,“你这也叫禅诗?”

“当然。”宁怀奕梗着脖子,“逍遥自在,无拘无束。怎么不算了?”

“嗯,算。”皇上点头,“奕儿有此胸襟,不错。”

宁怀奕嘿嘿上去拍马屁,“还是皇爷爷慧眼识英雄。”

有皇上当大靠山,宁怀奕在诚王妃面前难得硬气。

诚王妃怒瞪了他一眼,宁怀奕往皇上身后躲了躲。

他之后,是宁怀景。

宁怀景略一沉吟,缓缓道:“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还是景儿学问好。”皇上赞道。

被别人比下去,宁怀奕或许不服。可是宁怀景,他一点脾气都没,还很高兴,“是啊,我哥最厉害。”

织锦瞧了一眼宁怀奕真诚的脸,能得这样一个弟弟,宁怀景值了。

接下来是瑞王世子妃和叶笙,瑞王世子妃的文采也是很出众的,但与这屋子里的人一比,就要逊了三分。

她与叶笙前后,叶笙好歹是叶家的人,耳熏目染之下,也非寻常人能比。而且叶笙豁达随意,境界上也比瑞王世子妃高出一头。

瑞王世子妃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差一些,没有不甘,反而自己打趣了一句,倒是输阵不输人。

“华儿,该你了。”皇上看着三公主。

三公主有点着急,她素日不喜读书,嬷嬷不敢如何管她,考核时,大都是找的人代写。

温贵妃知道后,训了几次,三公主软磨硬泡,温贵妃心疼她,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帮着她瞒着皇上。

皇上一直以为三公主诗词不错。

“我,我还没想好……”三公主求救的看着温贵妃。

温贵妃正欲开口替她说话,温鸾雪起身道:“我来吧。”

“一重山了一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蓦紥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

织锦神情微微一动,看向了宁怀景。宁怀景表情无辜回望她。

惠昭仪细细品味了一遍,笑的别有深意,“温姑娘不愧为第一才女之名,只是这首诗的意境,和明郡王方才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还真是心有灵犀呢。”

屋里众人神情各异。

织锦还在呢,宁怀景和温鸾雪心有什么灵犀?

明摆着找事啊,最近坊间流言,这屋子里就没一个不知道的。眼神都落到了温鸾雪和宁怀景身上。

温贵妃理了理衣袖,“你心思也太多了些。作诗意境上有相似,是很正常的。”

“我也没说什么啊。”惠昭仪委屈巴巴,她一五十上下的人了,作出这副表情,比温贵妃撒娇还让人无法接受。

“不过温姑娘和明郡王,一个美若天仙,一个俊美无涛,又心意相通,连诗都作的般配。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人。”惠昭仪的主要目标是温鸾雪,然而这话一说,最想吐血的却是织锦。

当她面这么说,真当她是个木头人啊?

她这边正气着呢,那边惠昭仪还来找她说话,“要我说啊,安乐郡主你不如把郡王妃的位置让给温姑娘,人家两人才高八斗、琴瑟和鸣……”

织锦眼角抽了抽,脸都青了。这是拐着弯的说她目不识丁么?

“哼!”皇上冷哼一声,重重拍了下桌子,“你要不会说话就别说。年纪一大把了,还不知好歹,不懂分寸。”

惠昭仪脸色一白,立时住了嘴。她也是真没脑,在皇上面前说这话。

织锦乐了,憋笑憋的很辛苦。

年纪一大把……

女人最在意自己的容貌和年龄了,特别后宫的女人。估计是往惠昭仪心上狠狠的戳了一下。

连方慕晴和赵静瑶两人都一脸尴尬,替惠昭仪臊的。

“下面该谁了?”淑妃出来打圆场。

“我来吧。”三公主乖巧一笑,趁方才的功夫,她带来的宫女已经替她写好了一首。不算太好,勉强能应付。

皇上听了没什么表示,过了一关的三公主暗自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是织锦,织锦还对惠昭仪的话耿耿于怀呢,清了清嗓子,吟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论立意还是诗词,都更胜一筹。

织锦心里憋着一口气,她也是有文化的人好么!

惠昭仪那也是能听出好坏的人,又觉脸上“啪啪啪”被人打了几个耳光,火辣辣的疼。

“施主有大慧根。”门外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

织锦循声望去,是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僧人,目光平和,仿佛能穿透时光,蕴藏着无尽的智慧。

“明觉大师。”皇上看见来人很高兴,竟亲自迎了上去。

织锦脸上现出几分讶色。

依宋嬷嬷所说,这位明觉大师少说也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不会比皇上小。可看起来,却只有三十多,且面容清秀柔和。若是脱去了一身僧衣,倒像是个书生。

只一双眼睛,望着你时,带着亘古的平静。

织锦此时就被这双眼睛注视着,明觉大师在向皇上见了礼后,就向织锦望了过来,反而把皇上晾在了一边。

皇上也不生气,心中一动,问道:“大师说的有缘之人,莫非就是我这孙媳妇?”

明觉大师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是道:“郡主的诗同郡主的人一样,透着灵性。”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