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控明 第九十三章 二当家

第九十三章 二当家

在李家寨的时候,张宁就曾经和蒙古大军对峙过,眼前的这股马贼真心算不了什么。

冷静从容指挥若定的张宁给了其他人很大的勇气和信心,就算是那些个力工、匠人也没有惊慌失措的胡乱走动,而是纷纷抄起家什,做出一副迎头痛击马贼的架势。

这些人,大多是来自李家寨附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曾经参与过“李家寨鏖战”,也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了,又怎么会把区区的三两百个马贼放在眼里?

面对这种状况,刘天风也有些意外: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靠近,然后再虚张声势的弄出很大的动静,被抢劫的对象肯定会惊慌失措的四散而走各自逃命。只要出现这种状况,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下手抢掠了。

奇怪的是,锅盖川关口并没有出现丝毫慌乱的迹象,反而全都隐在那堵并不算很高大的砖墙之后,做出一副沉着应战的姿态。

这就有点不好办了。

但凡能在这一带生存下来的马贼,全都是积年的老狐狸,还是很有一套的。

既然没有能够吓住对方,那就只能来点真格的了。

遣出二十来个好手,由二当家和三当家亲自带队,准备发动一次像模像样的攻击。

这二十几个人,全都是天风寨中的“精锐”,是经验丰富敢砍敢杀的积年老贼。

“老二,老三,你们两个带着兄弟们往前边冲,我在后边垫着……”

天风寨中的二当家三当家也是这个行业中的“老前辈”了,不消做出过多的解释,就明白了刘天风的意图。

两个马贼头子带着二十来个精锐慢慢的往后倒退着,计算着发起冲锋所需要的距离和时间,然后猛然一声呐喊,战马开始加速了。

骑兵的短途冲锋速度竟然,尤其是在战马的速度完全展开之后,虽然仅仅只有二十几个人,却硬生生的搅动出一股势不可挡的架势。

马蹄剧烈的拍打着地面,仿佛直接打在心头,二十几个高速奔驰的马贼排成两列纵队,仿佛风驰电掣般冲了过来。

后面的刘天风仔细观察着,计算着,在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猛然抽出佩刀,做出一个非常凶悍的劈砍动作,扯着喉咙高声大喊:“冲,兄弟们,给我冲……”

利用速度上的优势,以高速奔驰的骑兵为先导,在第一轮驰射发起之前展开全军冲锋,这一手是跟着蒙古人学来的。

当年的蒙古轻骑兵,就是用这个战术攻城略地无往不利,建立起了空前庞大的蒙古帝国。

哪怕不用听到身后的呐喊声,正在前面亡命狂奔的二当家和三当家就知道主力肯定已经跟上来了。

速度和距离是早就计算好的,这个时候正是驰射的最好机会。

还不等二当家和三当家射出第一箭,锅盖川关口的箭雨就已经降临到了头顶。

骑弓的射程不如步弓,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所以,张宁抢先发动了攻击,泼出第一轮箭雨。

所谓的箭雨,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其实不过是几十只箭矢而已。

射中快速移动的目标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这一轮齐射的时机虽然选的恰到好处,却没有真正射中任何一个马贼,没有造成任何杀伤。

弓箭这玩意,最大的作用就是远程压制。除非每一个弓箭手都是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否则的话不大可能出现多少战果。

在训练的时候,张宁从不强调命中率,因为他很清楚的战斗,这种性质的密集箭矢就好像是机关枪,强要要求“每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一轮稀稀拉拉的箭雨让狂奔的马贼队形出现了明显的散乱,却没有能够遏制住敌人的攻击速度,马贼还在奋力前冲。

又往前冲了三几十步的距离,马贼们终于开始反击了:在狂奔的战马是开弓射箭,除非是顶级的弓箭手,否则的话还是不要谈什么杀伤力了。

马贼的驰射和缉私营的齐射一样,都没有射中任何一个对手。

和张宁的想法完全相同,马贼也没有奢望能够伤害到对手,这仅仅只是一次“火力压制”。最大的作用就是用弓箭压住敌方的弓箭,给身后的主力前突创造机会争取时间。

不管二当家、三当家冲击的速度有多快,他们都不是主力,身后的那一大群才是。

在接连完成两轮驰射之后,他们的使命就已经算是完成了,必须把道路让出来让身后的主力发动攻击。

让高速奔驰的战马完成一个锐角转向,这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所以只能在朝两翼三开,这也是曾经叱咤风云的蒙古轻骑兵最常见的战术动作。

就在这个时候,惨叫声响起,战场上终于出现在伤亡。

在二当家和三当家朝着两侧散开的时候,必然会调转马头,这就等于是把自己横在对方的射程之内,本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但两个当家的都是积年的老马贼,时间的掐算非常准确,刻意趁着对手的射箭间隙做出这个动作,本以为不会遭受攻击,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高墙后面的缉私营士兵竟然没有一次性齐射,而是有所保留。

二当家的战马中箭栽倒,二当家本人随没有受伤,却被战马压制了一条腿,登时动弹不得。

如此一来,缉私营的士兵看到了机会,马上朝着这边来了一次攒射,至少有十几支箭朝着这边射了过来。

其他的马贼已经完成了转向的动作,正在朝着远处退散,不可能再兜转回来救他了。

二当家的根本就不敢乱动,只能象个受到惊吓的孩子一样极力的蜷缩着身子,把战马的身体当做掩体,躲避着纷纷而来的箭矢。

驰射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压制住对手的“远程火力”,再往前冲的话就是送死了。

刘天风赶紧大声吆喝着,止住了马贼们前冲的势头,很小心的保持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命令手下的喽罗们不顾一切的朝着高墙射箭,同时让几个悍勇的手下在弓箭的掩护下快速接近,希望可以把二当家的“捞”回去。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张宁对于交战是真的一窍不通,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毫不犹豫的大吼一声,带着几十个人冲了出来。

呐喊声中,张宁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那几个悍勇的马贼根本就无心交战,隔着很远的距离就直接退了回去。

于是乎,二当家的就毫无悬念的被张宁活捉了,成为一名“光荣”的俘虏。

若是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肯定不会理会动弹不得的二当家,而是一定会率领士卒直接冲过去,沿着那几个试图营救二当家的马贼的脚步追着屁股打。

如此一来,为了防止误伤到自己人,远处的马贼主力肯定不敢用弓箭压制,要么大踏步的后退,要么就会被对手直接把队形冲个七零八落。

真要是这样的做话,一个接战就能奠定最后的胜局。

可惜的是,张宁不是经验丰富的统帅,没有敢于做出那么大胆的战术安排。或者说这不是因为胆怯,而是没有足够的资本,根本就不敢冒险。

张宁可以调动的武装力量实在太少,作战的时候总是力图求稳,不敢冒险,更不敢用少的可怜的这点士兵去搏一把,所以取得的战果也非常有限:仅仅只是把马贼的二当家给俘虏了。然后就又抱着同样的保守心态退回到高墙之后。

自缉私营成立以来,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斗。

从总体上开看,这一战实在没有什么亮点可言,无论是战术还是临场发挥,都乏善可陈。至于说战斗的惨烈程度……只是远远的射了几箭,抓住机会俘虏了一个马贼,仅此而已。

即便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战果,也起到了士气高涨的作用。

那一百五十个缉私营的士兵其实从来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斗,第一次走上战场的心情也就是可想而知了。

虽然根本就没有和马贼做任何近距离的接触,这些新兵的心情还是非常非常的紧张。

好在首战告捷,打的出奇的顺,己方没有出现任何伤亡,还俘虏了一个马贼,对于士气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打消了对马贼的惧怕心理。

二当家的失手被擒,让刘天风非常的郁闷:虽说少一个人算不了什么,却让马贼们的士气出现了明显的低落。

天风寨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不仅有汉人还有蒙古人,而二当家就是那些蒙古人的首领。他背生擒活捉之后,那些个蒙古马贼显得非常急躁,竟然鼓噪着要硬攻锅盖川。

这显然是自讨苦吃:硬攻?刚才已经硬功过一次了,再来一次还能讨了好?

在很多马贼的心目当中,只要他们率队前来鼓噪一阵,就可以把那些没有见过血的家伙们吓的屁滚尿流四散奔逃,然后就可以想怎么抢就怎么抢了。

但事实证明,锅盖川这边的武装力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当然,也不是很强,至少没有比马贼们强到哪里去。

马贼过跑了一百多里地来到这里,不是来拼命的,而是来讨生活的,不可能孤注一掷不顾一切的硬攻硬打。

要是在真正的战场上,只要能够歼灭敌人,就算是自身的损耗大一点也并非不可接受。但这不是以煌煌之师破堂堂之阵的正面战场,如果刘天风脑子一热就让所有的马贼不顾一切的硬攻,能不能打破锅盖川关口先不去说,就算是他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马贼们也会出现巨大的伤亡。

当双方的战斗相差不多的时候,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种状况一旦出现,不论最终的胜负如何,天风寨都会面临悲惨的结局。

这一带的马贼不止天风寨一家,若是他们在抢掠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伤亡,马上就会成为其他山寨的口中食。

黑吃黑,从来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既然天风寨已经没有了自保的实力,必然会被其他的同行吞并,刘天风绝对不希望出现那种局面。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