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控明 第五十七章 惊魂一刻

第五十七章 惊魂一刻

出了米脂县城,根本就不敢走大路,而是顺着河沿儿走了大约二十多里,然后转而向东,准备以迂回的方式绕到李家寨附近,虽然这是在走远路,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哪怕用脚后跟想想也可以知道,蒙古人的游骑兵一定早就是锁死了通往李家寨的各条道理,直接撞上去根本就是在找死,晏子宾晏知县的命金贵的很,当然不会那么做。

为了避开神出鬼没的蒙古游骑,这位县大老爷专门弄了一身破旧的粗麻衣,又在脸上扑了一层锅底灰,拎着一根枣木棍,要是再端上一个破碗的话,活脱脱就是一个讨饭的叫花子了。

为了尽可能的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晏知县先是经过一番精心的乔装改扮,又专门选了五个信得过的家丁,这才离开县城走上了去往李家寨的道路。

事关身家性命,所以格外的谨慎,精明的晏知县精心设计了行进路线:先往东走几十里,然后再折往西北方向,就可以到达李家寨的外围了。若是能够遇到一个半个从李家寨逃出来的百姓,自然是最好。若是遇不到,那就远远的看一眼,也可以估算出一些大致的情形,有了这第一手的情报之后,也就可以对州、府、朝廷有个交代了。

在李家寨东南方向上,原本有个不大不小的村落,万历年间发大水,河堤崩溃河流改道,一夜之间就是地势低洼的村庄化为泽国。现如今虽然早已没有了洪水,但村庄也没了,只剩下一片黄沙覆盖的盐碱沙洲,除了芦苇之外什么都长不出来。

按照晏知县的谋划,只要穿过这片慌乱的盐碱地,就可以绕到李家寨附近了。蒙古人的游骑兵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钻进芦苇荡里去吧。

这个计划确实可保万全……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

因为养尊处优的时日太久,晏知县的体力早就严重跟不上了,要不是几个亲信的家丁搀扶,早就累趴下了。一直到了申时中刻前后,才终于看到了那片升满了芦苇的沙洲。

平日里这里就是鸟不生蛋兔子不拉屎的鬼地方,今日却一反常态,正有许许多多的百姓扶老携幼的朝着这边奔了过来。

怎么有这么多的人?难道说这些人全都是从李家寨逃出来的?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过去问了问,才知道这些人根本就不是李家寨的,而是从王家堡子那边逃过来的。

王家堡子,规模和李家寨差不多,人口却要少一半,在米脂县的最东边,再往东就是山西的地界儿了。

这些人,全都是晏子宾晏知县治下的百姓。

看这些百姓急急忙忙一副逃难的样子,晏子宾都愣住了:不是说蒙古大兵就在西边的李家寨嘛?为何东边王家堡的人反而朝着西边跑呢?

原因非常简单,另外一支蒙古军从东边掩杀过来了。

这支蒙古大军来势汹汹,一夜之间渡过黄河,呈一个广阔的扇面直接就扑了过来,连牛角沟那边的路都封死了,老百姓们只能朝着西边跑。

这个消息,吓的晏子宾几乎当场尿裤子。

他早就知道山西那边的蒙古大军才是真正的主力,只是没有想到蒙古人的会这么快就渡过黄河:河防营是干什么吃的?就算打不过蒙古人,难道他们还不会焚烧舟桥吗?怎么就在一夜之间把蒙古军的主力给放过来了呢?

尤其是那个“牛角沟已被封锁”的消息,简直要了亲命啊。

从时间上推算,蒙古大军前置的小股游骑肯定已经切断了退往米脂县城的道路:晏子宾晏知县已经回不去了!

“这……这一次真的被你害死了,”知县大人顿足捶胸,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就不该出来,当初要是胆小一点,不贪图那诱人的功名富贵,做个胆小鬼直接卷铺盖跑路就好了,也不至于陷入蒙古人的重围当中。

现在可好,前进不能后退不得,四面八方全都被敌人给堵了个严严实实,简直就是掉进风箱中的老鼠,想走都走不了了。

哪怕当初留在县城也好啊,虽然米脂的城墙并不算很高大坚固,至少也是一个心理安慰。现在可好,在这个无遮无挡的旷野之中,真是没得救了。

钱师爷素来精明谨慎,怎么也没有想到远在山西那边的蒙古军主力会掩杀过来,而且来的这么快,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让人措手不及。

“当初我就不该听你的……”

“哎,东翁啊,现在就别抱怨了,还是赶紧想想法子吧。”

“想法子?这是绝路哇,还能有什么法子?”

原本是想绕过李家寨,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跌入这万劫不复的境地:西边和北边是蒙古军,另一股更大的蒙古军从东边掩杀而来,退往南边的路已被彻底封锁,处处绝境路路断绝了。

平日里的晏子宾最讲究涵养和气度,哪怕是遇到火烧房子的事儿也总是摆出一副气定神闲的从容姿态。但今天遇到的事儿既不是繁琐的公务往来也不是官场应酬,而是关系到生死的大事,自然也就“气定神闲”不起来了。

“怎么办?怎么办?老钱你赶紧想法子啊……”

“东翁,都已经到了这步田地,我能有是法子可想?”

正在晏知县慌乱的不知所措之时,猛然传来一声大喊:

“鞑子来了!”

在东边的小路上,出现了几匹快马,影影绰绰的看不大清楚,但那边的百姓早已经慌乱起来,一声声充满恐惧的尖叫和凄厉的惨叫顿时响起:

“鞑子来了,快跑!”

晏子宾自幼苦读诗书,早就熬坏了眼神,根本就看不清楚那是不是真的蒙古鞑子。他手下的那个家丁眼神却是出奇的好,早就看到了那明晃晃的马刀。

鞑子真的来了。

“老爷,快跑哇。”

只听到“鞑子”这俩字,就已经把晏子宾唬的面色勃然大变,早已吓得六神无主,整个人抖的如同风中的黄桑叶,哪里还迈得开脚步?

那几个家丁还算是忠勇,架起晏子宾的膀子倒拖着他不顾一切的往前跑。

两条腿又怎么可能跑的过四条腿呢?

突然出现的蒙古骑兵,让本就惊慌失措的人们顿时炸了营,象一群无头的苍蝇般胡乱跑动。

略略带着一些弧度的马刀一闪而过,就把一个壮汉的脑袋砍的飞了起来,殷艳艳的鲜血在阳光下是那么的鲜亮,那么的触目惊心。

尖叫声此起彼伏,还夹杂着撞击的闷响和拖着长长尾音的惨叫。

晏知县还是头一次亲眼目睹如此惨烈的屠杀,早就吓破了胆子,任凭家丁拖拽着……

因为是倒拖的缘故,晏子宾看的清清楚楚,飞驰如电的蒙古骑兵转眼之间就追赶上来,快的让人不敢相信。马上的骑兵带着蒙古样式的软檐毡帽,穿着轻便的皮铠,胯下带着短弓背后背着箭壶,整个人都尽可能的蜷缩起来,几乎把身体完全藏在马头之后。

当蒙古骑兵靠近的时候,蜷缩的身体在一瞬间挺的笔直,拖在身后的马刀已经摆到了前面,刀尖微微上扬,刀柄朝后藏手,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劈砍起手式!

手起刀落,干净利索,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动作。

身边的那个家庭如遭雷击,奔跑的动作猛然一窒,还不等晏子宾明白过来,这个家丁的脑袋就已经飞了起来,露出白惨惨的脊骨,涌出的鲜血瞬间把洁白的骨头茬子染的通红,还不等尸体倒下就已经被战马的巨大惯性带动的超前飞了出去。

温温热热的鲜血溅到晏子宾的脸上,那股毛骨悚然的滑腻感瞬间就让这位知县大人魂飞魄散,本能的想要继续逃跑,却怎么都站不起来了。仿佛一个滚地葫芦般顺着斜坡一直滚落下去……

说来还真是奇怪,这些凶悍的蒙古骑兵仅仅只是冲散了众人,顺便干掉了挡路的百姓,就好似一阵狂风般扬长而去了。

如果这些蒙古骑兵兜一个来回的话,晏知县的脑袋肯定保不住。

他不敢动,一点都不敢,而是象个真正的死人那样一动不动的躺在路沟之中,直到马蹄声渐渐远去。

“太尊,太尊……”当一只手伸过来试探他的鼻息之时,晏子宾猛然睁开双眼,那钱师爷吓了一跳。

“太尊还活着,还活着!”

钱师爷高声大叫着,把残存的那两个家丁招呼过来,半拖半拽的把他弄到了稠密如林的芦苇荡中。

直到这个时候,晏子宾才慢慢的缓过一口气来:“唬煞我也,实实的唬煞我也!”

“太尊受伤了!”慌乱的钱师爷扯下衣袖,擦拭着他脸上淋漓的鲜血。

刚才蒙古骑兵斩杀那个家丁的时候,锐利的刀锋擦过晏子宾的脸颊,留下了一道三寸多长的伤痕。

或许是因为剧烈惊吓的缘故,晏知县根本就没有感觉到疼,也不知道自己受伤了。直到缓过劲儿来,才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疼。

“只是皮外伤,不碍的,不碍的,幸亏太尊命大,若是刀锋再延出一丁点,太尊的脑壳就保不住了!”

一想到自己刚刚和阎王爷擦肩而过,晏子宾就生出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微风吹动着茫茫无边的芦苇荡,胯下一阵湿凉——真的被吓尿了。

“蒙古兵过去了吗?真的过去了吗?”

在这如此的绝境之中,钱师爷还保持着最基本的理智:“那股蒙古骑兵已经过去,不过以学生愚见,那可能不是散兵游勇,而是蒙古人的探骑,他们的主力应该很快就要到了。”

仅仅只是一小队探骑,就杀了那么多的百姓,一想到铺天盖地的蒙古军主力,晏子宾就有种再失禁一次的惊悚感。

现如今他根本就不敢走出这片藏身的芦苇荡了,只是象个被风雨中的雏鸟那样瑟瑟发抖。

就好像是为了验证钱师爷的话语,刚刚过去约莫两炷香的时间,视野的尽头就出现了遮天蔽日的烟尘……

蒙古军的主力开赴过来了!

看着那一队队延伸到目力范围之外的蒙古大军,晏知县只能象个钻进洞穴的老鼠那样,不顾一切的朝着芦苇荡深处爬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