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控明 第二百三十五章 洪承畴

第二百三十五章 洪承畴

“义州大捷”的消息传来,朝野大为震动。

一战而下义州,辽西的门户彻底打开,作为最前线的锦州立刻就有了深固不摇之安。此一战尽得金军在辽西的粮秣辎重,而且俘获极多。

当年的宁远大捷,其实也没有造成多大的杀伤,并没有能够重创金军。但这次义州之战,却是实实在在的辉煌大胜。虽说夸大军功的明军当中沿袭了多年的“老传统”,但这一次却绝对没有夸大。

俘虏都是事实存在的,只要朝廷需要,随时都可以押解回来“献俘于阙下”,这个做不了假。

金国本就是人丁稀少,忽然之间就损失了这么多人,就算还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肯定也元气大伤了。

有了这个空前的辉煌大胜,宣慰军的“孤军冒进”“操切之举”就成了英明无比的“长驱直入”“摧枯拉朽”。

六战六捷,足以证明宣慰军的战斗力之强。

一时间,朝廷上下甚至对宣慰军产生了一种盲目的迷信心理,认为只要宣慰军开赴过去,辽事即可平定。

从京畿、宣府一带发送过去的给养很快就会达到,宣慰军再无后顾之忧,朝廷在辽事上这么多年来的颓势因此一战而彻底扭转过来了。

在给朝廷的奏报当中,杨绍廷极力主张继续保持快速犀利的进攻姿态,甚至提出了一举拿下广宁的战略构想。

这个战略构想深得崇祯皇帝之心。

只要拿下了广宁,天启、崇祯二朝在军事上的失败就会全都彻底扭转,整个辽西的战局基本上就算是平定下来了。

“周卿啊,你怎么看?”

虽然崇祯皇帝说的有些不明不白,周延儒却很清楚的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皇帝问的是辽事!

自从义州大捷之后,朝廷上下一力主战,空前的团结一致,要求宣慰军尽快“平宁远”“定两辽”的呼声大起。

但也有些人秉承着“老成谋国”的方略,建议以稳妥为要。

于是乎,和王朝一样,朝廷上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吵。

激进派极力主张马上进攻广宁,完全底定辽西局势,保守派则力求稳妥,建议先稳住眼下的局面,消化吸收已经到手的胜利果实。

作为内阁首辅大臣,周延儒很罕见的在这场争端中保持了沉默。

因为连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虽然朝廷争论的热火朝天,绝大多数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儿,甭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喜欢发表一番评论,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彰显自己的“公忠体国”之心和为朝廷分忧的拳拳之意。

若是别的事情,周延儒肯定会随声附和,但是在宣慰军的事情,这一次他却表现的非常谨慎。

义州那边的情况到底是个什么样,具体的情形究竟如何,他还不摸底,不敢随口说话。

一来是因为兹事体大,不好轻易发表看法,以免误国误军。更主要之处还在于,当初那个“正守奇功”的方略就是他提出来的,虽然是完全“剽窃”了张宁的战略构想,贪占了张宁的功劳,但他本人也对这个战略构想做出了很大的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算张宁不是他周延儒一党中人,也和他有着共同的政治利益,不仅很多外人把张宁看做是“周党”中的得利干将,甚至连周延儒自己,都把张宁当成了最重要的外部奥援。

身为内阁大臣,如果没有一个或者几个强有力的政治盟友,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既然张宁是自己人,周延儒就愈发的谨慎了。

这种对时局保持沉默的态度一直延续到了昨天下午,现在他终于可以开口了。

因为他刚刚收到了张宁那边的消息。

先给朝廷出一份奏报,然后以个人的名义再给周延儒一份书信,仔细阐明当面的局势和张宁本人的要求。对于周延儒而言,这不仅仅只是一种政治结盟的形势,还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多发言权。

看了张宁的私信之后,周延儒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他甚至不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看法和观点,只需要通过自己之口把张宁的要求提出来就可以了。

“臣以为……”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周延儒马上展现出内阁首辅大臣应有的气度和从容,开始侃侃而谈:“义州一战之后,两辽局势已倾向于我,主动权完全在我朝手中,东虏已失主动,只能被动迎战。眼下的局面不在于是不是要拿下广宁,而在于如何拿下广宁!”

听了这句话,崇祯皇帝非常高兴,非常非常的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宣慰军完全拥有攻克广宁的实力,之所以暂时按兵不动是出于其他层面的考虑。

“以臣观之,宣慰军攻克广宁不是问题,”既然能够轻而易举的攻克义州,就说明宣慰军的实力尚存,并没有在一连串的胜利过程中消磨太多,依旧具备攻克广宁的实力,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事儿:“但是……攻下广宁之后呢?”

拿下广宁不是问题,问题是拿下以后怎么办?

宣慰军虽然已经在事实上成为具有藩镇性质的军队,终究不是独立成军,张宁所拥有的兵力非常有限。他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的从蒙古各部抽调人马,用来补充宣慰军人员不足的缺陷。

兵力严重不足,始终是宣慰军面临的重大短板。

当初奉命东征,也是完全为了迎合朝廷的政治需求,宣慰军本身的准备就不是很充分,能打成这个样子,打出一个全新的局面,本身就已经达到了张宁的极限。

就算是能够拿下广宁,必定需要分兵驻守,会进一步摊薄本就非常薄弱的兵力,到时候一旦局势有变,已经拿到手中的这些个胜利果实很有可能就会再次失去,甚至连大好的局面都会出现重大反复。

对于宣慰军和张宁而言,兵力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大明朝而言,这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大明朝拥有三百万军队,光是在东北方向上就有大大小小几十个营头,总兵力达三十余万,随时随地都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援。

但是,在这个最需要支援的时刻,张宁却对近在咫尺的关宁军只字不提,这就有些值得玩味了。

同时,不管是周延儒还是崇祯皇帝,都没有想过要关宁军去支援张宁,可见这一对君臣的心思和张宁是完全一样的:不希望两辽的将门集团窃取胜利果实。

两辽的将门集团早就显露出尾大不掉的架势,这个时候让他们去支援宣慰军,很有可能会助长这样的局面。

想要对两辽的将门集团动手,是崇祯皇帝固有的想法,所以才会采纳“正守奇功”的战略构想,让兵力雄厚的辽军按兵不动。

只要两辽的战事能够底定下来,下一步必然会裁撤两辽,开始对将门集团下手,这是张宁、周延儒和崇祯皇帝之间心照不宣之事。

若是进一步扩大胜利的局面,朝廷必须要进行大规模的支援,但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关宁军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起关内之军,抽调人马,驰援宣慰军!”

这不仅仅只是周延儒的看法,同时还是最现实的当务之急。

“温体仁一力鼓噪,要朝廷催促张宁继续进军,未尝没有为关宁军张目的意思……”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周延儒始终不忘再黑温体仁一把。

同样作为内阁大臣,温体仁和周延儒相互排挤几乎已是半公开的秘密,温体仁想要借此向广宁军和两辽将门集团示好,希望可以结成类似于周延儒和张宁的这种政治体系,周延儒当然不会遂了他的心愿。

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必然会体现在军事上,周延儒的想法虽好,而且深得崇祯皇帝之心,但却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实现的。

关宁军明明近在咫尺,却要调关内之军去驰援张宁,这分明就是舍近而求远,除了政治层面之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划算,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很快就会演变成为新一轮的党争。

“正守奇攻本就是朝廷制定的方略,一年多之前就已有了,现如今只不过是执行阶段而已。”明明是党争之事,周延儒却说的义正辞严:“关宁军和两辽诸军,只需死死守住防线,堵住动虏流蹿之咽喉也就是了,让宣慰军从侧翼出击,也是他们早就知道的方略,到了这个时候谁要是反对,便是因私废公玩忽职守……”

连罪名都已经想好了!

接下来就应该认真考虑一下从关内调兵支援宣慰军的具体操作问题了。

“起宣大军,由满桂亲率。”

“起晋兵,由洪承畴率领……”

只要是打定了主线去支援宣慰军,满桂肯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满桂和张宁早就有过合作的经历,在京城保卫战当中互为进退打的有声有色,而且满桂素有能战之名,是当朝著名的悍将,去支援张宁的宣慰军本就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事情。

至于说那个洪承畴么……

洪承畴确实很能打,而且用兵有方,在山陕一带负责剿灭“流寇”,一直都做的很不错,但此人却有诸多缺陷。

洪承畴和自己的顶头上司杨鹤不和,几次三番的把矛盾弄到了朝堂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弄的很僵。而且此人心狠手辣,曾经连续做出杀俘的事情,将好不容易才归顺过来的流寇再次逼反,名声很不好。

站在后世者的眼光,完全可以知道流寇们归顺朝廷只不过是被逼无奈之举,只要条件合适就会降而复叛逐渐成了燎原之势,以残酷手段剿灭所有流寇,对于大明朝而言确实比杨鹤的“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方略更具现实意义。

但是在这个时候,过分残酷的“剿灭”手段反而会招致很多人的反对。

把洪承畴弄到辽西,不仅可以让他有更好的发挥空间,还可以避免因为和杨鹤的不和而弄出更大的分歧,这确实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于是乎,命洪承畴和满桂驰援张宁的方略就这么内定下来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