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控明 第一百一十九章 故事大王

第一百一十九章 故事大王

“提举大人,这根本就没得谈。”刘天风刚刚啃过一整条烤羊腿,这呲着牙花子用一根细小的草茎剔牙:“我看那阿尔斯楞分明就是不想和谈。”

“大当家说的有道理,这分明就谈不拢。”马贼的二当家八音那顺很忧虑的说:“刚才吃完饭的时候,我听到外面的士兵交谈,他们还在调兵遣将,看样子还是要打的。”

这位马贼的二当家本就是蒙古人出身,自然可以听的懂纳颜部士兵的交谈内容,这边正在商议着和谈事宜,叛军却在调动人马,这是要谈判的样子吗?

对此,张宁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就永远也不可能在谈判桌上得到,着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如果说阿尔斯楞是草原上的猛虎,那脱不花就是一只老狐狸,他们全都不是善男信女,不可能眼巴巴的等待着谈判的结果,一定会打着谈判的幌子做好战斗准备,甚至双方很有可能已经打起来了。

边打边谈,已战促和,这才是最正常的状态,确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谈判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战场形势的转变,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既然谈判毫无意义,那还有什么好谈的?

“最终还是要和谈的。”张宁笑道:“不管是温珠还是叛军,都已经打的累了,都是强弩之末,谁也没有办法彻底战胜对方。现在的战斗完全就是为了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的利益而已……”

“虽然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我看那阿尔斯楞分明就是不想谈……”

叛军领袖阿尔斯楞开出的谈判条件太高了,根本就无法接受,而且姿态摆的很高态度也非常强硬,根本就不想做出任何妥协,这还怎么谈?

分明就是不想谈嘛!

“不论阿尔斯楞的战争口号喊的有多么响亮,也不管他摆出多么强硬的姿态,都没有用。若是他真是铁了心的要打到最后,又何必与我谈判呢?”

“他现在的强硬姿态,并不是为了谈崩,而是在等待战场上出现有利于他的转变……”

“提举大人觉得他能打败温珠么?哪怕是在战场上占据一点优势也算……”

“我看够呛,”张宁笑着摇了摇头:“若是在以前,他或许能占到一些便宜,现在么……就不大好说了。”

脱不花是一只白了毛的老狐狸,在帮助温珠站稳脚跟之后,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拖延战争的节奏,尽可能的为他那个不成器的外甥争取时间。毕竟战争的时间拖延的越久,就对叛军越不利。

连脱不花都能看出的形势,阿尔斯楞会看不到?

叛军当然明白时间不在自己这边,但却还是不接受和谈条件,甚至不愿意认认真真的谈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等待战场之外的消息。

在纳颜部这个小小的战场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战场——后金军和林丹汗的较量。

温珠仅仅只是代表了纳颜部当中终于林丹汗的保守派势力,而阿尔斯楞则代表了倾向于投靠后金的少壮派力量。纳颜部的这场叛乱不过是茶壶中的风暴,根本就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起到决定因素的那个更大的战场。

如果后金的八旗兵战胜了林丹汗,保守派的根基就会崩溃,到了那个时候叛军的实力就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那就是说,咱们只能等着林丹汗那边的消息了?”

只能笑道:“只能坐等外部形势的转变,太过于被动。若是林丹汗战胜了后金军固然是好,若是林丹汗败了呢?”

这句话说的所有人都脊背生寒:若是林丹汗被后金军击败,包括张宁在内的这些人就真的性命堪忧了。

到了那个时候,阿尔斯楞一定会把大明朝的“使团”杀的干干净净,作为见面礼送给八旗辫子兵。

生死托与他人之手,这种感觉真的非常不爽。

作为一个穿越者,张宁很清楚的知道林丹汗肯定不敌后金军,这场谈判注定会破裂,至于后果嘛……非常非常的严重。

“提举大人,咱们……应该怎么办?总不能这么干巴巴的傻等着吧?万一……”

看到手下这些人全都露出忐忑难安的神态,张宁就知道目的已经达到,继续笑呵呵的说道:“我已经想好了一个法子……”

“提举大人见多识广,最是有见识的一个人,有什么办法就说出来吧,大家一定按照你的法子在做,好歹先保全了咱们自己再说……”

“我还是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以前在李家寨的时候,张宁就经常给乡亲们将一些小故事,到了锅盖川之后,只要有了闲暇也总是不忘给身边的人们讲些有的没的故事。

只是这一次……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似乎不是讲故事的好时候吧?

“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班超……”

这次和谈,张宁完全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打的也是大明朝的旗号,所以身边只带了二十来个缉私兵和十几个马贼,却没有哪怕一个纳颜部的人。

缉私兵也好,马贼也罢,绝大多数都是不认字的睁眼瞎,根本就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班超是何方神圣,他们也分不清楚东汉、西汉,只知道那是属于刘邦、刘备的朝代。

不过是个小故事罢了,不需要解释的太清楚,所以只能就可以的模糊了历史背景,直接讲述最主要的故事:

“当时的大汉王朝有个强大的敌人,叫做匈奴。为了夹击匈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到了一个西域的番邦小国……”

“事也凑巧,匈奴的使者也到了那个番邦小国。小国的国主犹豫不决首鼠两端,准备脚踏两只船,迟迟不愿意接受班超的条件。班超当机立断,仅率三五十个随从就把匈奴的使者给砍了,绝了那番邦国主的念想,让他只能接受班超的条件,和大汉王朝一起攻打匈奴……”

张宁是典型的it人士,对于历史上的那些事情只知道大致的情形,所以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多细节都有史实有不小的出入,但蕴含在这个故事中的道理却讲述的很清楚,那些个随从也听的非常明白。

“提举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说干掉后金的使者?”

叛军中有后金使者,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连温珠都很清楚的知道。缉私兵和马贼们听了班超的故事之后,立刻就领会了张宁的意图。

但张宁却并不急于那么做,而去继续不紧不慢的讲述着故事中最主要的部分:

“那班超还真的了不得的人物,震慑的番邦小国之后,率领大军攻打匈奴且大获全胜。西域上百个小国摄于班超的威风,畏之如神全都臣服。班超的身上带着上百颗帅印,统领西域百**马,威风的不得了。”

“归国之后,大汉皇帝封班超为一字并肩王,上次金银美女无数,世世代代荣华富贵。名动天下青史永垂,谁不晓得班定远的大名……”

张宁说的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大致没错,至于这后半段……基本就是顺嘴瞎扯了。

班超的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异姓封王的说法,史书上之所以把班超称为班定远,就是因为因为封了一个定远侯。至于说身上挂着一百多颗帅印统领一百多个小国的军马,完全就是把乐毅伐齐的故事移花接木到了班超的身上并且做了一定的艺术加工。

反正这些也没有读过史书,不妨说的夸张一些。

封王封爵,上次金银美女无数,更能青史留名,等等等等这些才是最让缉私兵和马贼们心动的东西。

想那班超班定远,也不过是带着几十个人,就做出了这般惊天动地的旷古伟业,和今日的情形何其之相似?

反正已经到了这一步,不妨效一效班定远的故事,就算不能封王封爵,只要事情做的漂漂亮亮,怎么也能混个一官半职的吧?

至于金银美女……当然越多越好了!

在名垂千古和金银美女的双重诱惑之下,这些人士气飞速膨胀,一个个全都瞪着通红的眼珠子准备放手一搏,给自己搏个大好前程。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至少,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后金的使者在什么地方。

这种事情,不可能去打听,就算是打听也肯定打听不出来。

虽然顶着“和事佬”的大帽子,终究是代表着温珠的利益,所以叛军对张宁这些人充满了戒备之心,出入都有士兵监视,完全不可能象历史上的班定远格杀匈奴使者那样去看似后金的使者?

对于张宁而言,只要把这些人士气鼓舞起来,剩下的事情就很好办了。

“甩开监视咱们的叛军士兵并不困难,我有的是办法……”张宁笑道:“二当家的,你去和外面那些当值的叛军士兵说,就说我明天早晨要继续和阿尔斯楞商谈大事,到时候就可以找机会杀入后金使者的帐篷里……”

“明日早上?为什么不是夜里?”

杀人放火这种事情,当然要等到夜黑风高之时才好下手,张宁为什么要选择在清晨去做呢?

“我自有安排,你直管去说就好了。”张宁笑道:“今天晚上大家好好的睡一觉,明日早起搏功名富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