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控明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张定远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张定远

对于纳颜部的内乱,张宁并不怎么关心,哪怕是他们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脱不花却不能这么想,他必须想方设法的为自己这个外甥保存实力。要不然的话,就算是最终击败了叛军,温珠也无法坐稳大贝勒之位。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温珠连最基本的驭人之道都玩不转,连那些一路跟随他的侍卫军官都指挥不动了,就算真的可以击败叛军,也一定会被那些侍卫军官们架空,以后稍微有点风波就很可能会被一脚踢开。

现在的温珠,不过是一个吉祥物而已。现如今的纳颜部,完全就是一副弱干强枝的情形,偏偏温珠完全不是雄才大略之辈,根本就驾驭不住这个局面。恐怕用不了多少时间,第二次叛乱就会再次发生,到了那个时候,而且很有可能是那些侍卫军官们直接发动,到了那个时候温珠所面临的局面比这一次要凶险百倍。

现如今,温珠最大的靠山就是脱不花这个嫡亲娘舅了。

但脱不花终究不是纳颜部的人,他的特尔喀部距离这里还很遥远,不可能很及时的给他提供强有力的支援,所以必须给他上一个保险。

这个保险,最终还得落在张宁的身上。

“前番在李家寨,张大人保全了温珠的性命,这一次又代表大明朝廷协助他平定叛乱,可谓劳苦功高……”

这话说的……就跟真的一样。

脱不花明明知道所谓的“大明朝特使”完全就是张宁信口胡言,却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还得想方设法的帮他圆谎,完全就是因为形势比人强。

张宁是何等精明之人,马上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赶紧做出一副“公忠体国”的样子,朝着东南方向拱手为礼:“骤闻纳颜部叛事大贝勒有险,朝廷深为不安,特简命宁为前驱协助大贝勒平叛事。陕北各军州已调集数万大军,不日前来,雷霆一击之下,些许跳梁丑类必土崩瓦解……”

纳颜部内乱的事情,大明朝根本就不知道,张宁是凑巧撞上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朝廷之命”,大明朝也没有任命他这个可以全权代表朝廷的“特使”。退一万步讲,就算大明朝真的知道了这边发生的事情,而且愿意派遣特使的话,也肯定会派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大人物,特使根本就轮不到一个区区的六品提举。

协助外邦平定叛乱,这是军国大事,和一个小小的税官有个屁的关系?

至于说那根本就不存在的“数万大军”……到了现在这步天地,张宁还振振有词的拿出来说,只能说明他的脸皮比想象中的还要厚好几倍。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张宁是在胡说八道,脱不花更是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很认真的陪着张宁说瞎话,并且要把这个谎言坐实。

连脱不花都开始佩服张宁的脸皮厚度了。

明明知道是谎言,而且这个谎言早已被戳破,竟然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那就不单纯是脸皮厚了,而是因为张宁对眼前的形式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脱不花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谎言变成现实,于是乎,这只老狐狸就摆出一副很认真的样子继续陪着张宁撒谎了:“叛军虽恶,终究是纳颜部之人,只不过是受人挑唆一时糊涂才铸下大错。大贝勒的意思是……能抚则抚……”

这只老狐狸,真是精明到家了:“大明援军一到,必然会杀的血流成河,与纳颜部无益。到时候生灵涂炭有干天和,还不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为贵和为上,张大人不这么认为吗?”

交战双方已经打了这么久,相互之间已经把对方恨到了骨头里,早就成了骑虎难下的局面。虽然温珠和脱不花恨不得把每一个叛军的脑袋看下来,但形势却不允许他们那么做。所以,现在的脱不花就和张宁一样,口口声声的说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好听话儿。

要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让叛军归降的话,又何至于死那么多人?

“所以,才需要张大人出面妥为斡旋……”

张宁早就想到了脱不花会这么说:“你的意思……哦,不,温珠大贝勒的意思是让我代表他去和叛军讲和?”

“是要讲和,不过张大人不仅仅只是代表大贝勒和万千忠诚勇猛的纳颜部部众,还代表大明朝廷。”

不管张宁是不是大明朝的特使,脱不花都当他是特使,首先就代表温珠承认了张宁的这个身份。

其实这也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仗已经打成了这个样子,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彼此都成了骑虎难下的架势。在这种情形之下,不管谁主动出面说和,都算是露出了怯意,只有身为“大明朝特使”的张宁主动出面才最合适。

让张宁作为调解人,去和叛军谈判,尽快结束纳颜部的内乱状态,用大明朝这张虎皮作为保证,是彼此都能接受的一个办法。

这样做可以极大的保全纳颜部的实力,是个非常老成持重的做法,真要是摆出一副和叛军“不死不休”的姿态,到了最后不论谁胜谁负,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让张宁去当这个和事佬当然是最合适不过的,因为他的身份是大明朝的“特使”啊,代表的是大明朝廷,份量绝对是够了。

其实,只要温珠和脱不花承认了他这个特使的身份,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

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那仅仅只是对温珠和脱不花而言,对于张宁来说,这个和事佬不是那么好当的。

叛军能不能接受和平方案还在两可之间,若是叛军翻脸直接把张宁给拿下了怎么办?

叛军连纳颜大贝勒都干掉了,根本就不在乎再干掉一个半真半假的特使。

提着脑袋去给温珠做调解人,张宁还没有傻到那种地步呢。

“若是能够玉成此事,大贝勒及纳颜的万千部众就可以免遭刀兵之苦,永感张大人之恩德……”

这种事情,不是说几句好话就能成的,说什么永感恩德只能糊弄糊弄三岁的娃娃,张宁才不会上这个当呢。

就算是使唤牛马,还得先端出三升黑豆呢,你不拿出点像样的实惠就让我去卖命,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脱不花这只老狐狸早就看透了张宁的那点小心思,他很清楚的值得这事应该怎么办。

不动声色的从贴身出取出一封书信:“这是大贝勒亲书,还请张大人过目。”

张宁接过书信看了看,面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张宁不才,本无力承担大贝勒万千之托,奈何关系重大也只能勉为一试,还请大贝勒尽快安排何谈事宜。”

“如此就拜托张大人了。”

心满意足的脱不花刚刚离去,乌方石就凑了过来:“提举大人,你怎就应了他的?我看这他狡诈的很,那叛军又是凶恶之众,你怎么能答应他去讲和呢?这太冒险了些吧?”

张宁没有说话,只是不动声色的将那封书信交给他。

乌方石看罢了的书信之后,脸色顿时涨的通红,眼珠子瞪的有若铜铃,猛的一拍大腿高叫起来:“我把他个亲妹子的,咱们真成班定远啦!”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但却字字千钧,总体来看无非是两部分内容:刚刚坐上大贝勒宝座的温珠希望得到大明朝的正式册封,并且愿意和大明朝世代修好,成为大明朝的套外的藩篱属部,会按照成例称臣纳贡,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温珠会把自己的嫡亲妹子送往大明。

所谓的称臣纳贡,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仅仅只是名义上而已。而且大明朝很爱面子,总是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回礼,就算是纳贡最终得到实惠的反而是纳颜部,这样的事情早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一点都不稀奇。至于说遣亲信来大明,其实就是留人为质的意思。只是因为温珠没有兄弟又无子嗣,才送了一个十五岁的亲妹子过来。

这样的人质其实并没有什么份量,最多只是有点点象征意义而已。

说穿了一个意思:纳颜部要内附!

书信最后的内容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话,但份量却比前面那些内附之言要重了很多:纳颜部希望大明朝把包虾河以北清水河以南的区域封给他们,让温珠成为这片草原的主人。

这片广大的区域之内不仅生活着纳颜部,还有其他的一些部落,温珠想要这么大的一片土地其实是很贪婪的,但大明朝绝对不会拒绝。

因为这片土地从来都没有真正属于过大明朝,只要大明朝同意,就等于是直接承认了这片区域在大明朝的疆域之内,哪怕仅仅只是名义上的,也具有“开疆拓土”的重大意义。

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封给纳颜部,其他的部落同意还是不同意都无关紧要,至少大明朝还落了一个天大的面子。

为了彰显纳颜部和大明朝之间的从属关系,同时也是为了证明纳颜部的诚意,温珠大贝勒恳请朝廷派遣“安抚官员”,以起到监督镇守之效果,并且很明确的建议张宁本人就是最好的人选。

这封书信,就是纳颜部归顺大明朝的投诚书,至于是不是货真价实的归顺,那就另外一回事了,至少已经有了这么一个名义,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汉朝时候的班超在千里之外的异国大展宏图,不费朝廷一钱一米一兵一卒就位大汉朝收服了域外番邦,这才留下班定远的美名流传千古。现如今的张宁所做之事虽然远远及不上班定远,性质却是一样的。

这就是大明朝的班定远啊。

虽然纳颜部并不算很大,但意义却重大的很,自嘉靖年以后,大明朝已经没有了这样的辉煌。

这封书信一送回去,朝廷的脸面立刻就涨了起来,皇帝陛下也可以理直气壮的炫耀一番文治武功。

张宁要升官发财了,而且是大升特升大发特发,一场天大的富贵肯定是跑不了了。

参与此次事件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好大的功名富贵,作为张宁的副手,全程参与此事的乌方石肯定会连升三级。

乌方石喜的抓耳挠腮,正要道喜之际,却听张宁说道:“老乌啊,你把这封书信送回去吧。”

“我?提举大人让我送回去?”

“我还要去和叛军何谈,也只能让你送回去了。”

“那……提举大人这是摆明了要送富贵功名给我呀,我老乌……我老乌啥都不说了。”

“功名富贵是小事,你需时时谨记我这个朝廷特使的身份是假的,一定要尽快把朝廷的回文给我带回来,否则的话,我这心里没有底呀!”

“咱们提着脑袋干了这么一场,多少沟沟坎坎都走过来了,到最后吃桃子的时候我怎么会犯浑?提举大人放心,这事儿我若是再办不下来,还有甚么脸面见你……”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