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控明 第一百零二章 安插人手

第一百零二章 安插人手

天色已经有些昏了,外面传来越来越密集的鞭炮声,灶膛中的火还没有熄,早就包好的饺子整整齐齐的排列了秫板子上,只等着下锅了。

年关越近,月娘的心就浮躁,总是等着盼着心目中的那个人回来,却不好说出口,只能把所有的思念全都揣在心中。

别人家的男人早就回来了,张宁却始终没有踪影,月娘的心里愈发的难以安稳了。

眼看着除夕将至,天都要黑了,张宁还是没有回来,这让月娘的心里有点毛躁,尽管她知道家里的男人一定会回来,还是忍不住的朝着门口张望。

从中午开始,她就已经偷偷摸摸的到村口看过好几回了,却总是失望而回。

以前没有成亲的时候,一个人操持着这个家从来都没有这种心思,现在反而觉得家里空空荡荡,好似缺少了什么东西似的。

当然是少了一个男人,属于这个家的男人。

虽然心中无比确定张宁必然会在今日归来,可总是有点慌乱,总是忍不住的朝着门口张望……

当碌碌的车轮声从外面传来的时候,月娘的心一下子就变得既紧张又兴奋,忍不住的想要跑出去看看。待到她听到大门打开的声音之时,反而强行克制住了强烈的情感冲动,好似没事人一样继续拨弄着灶膛里的火……

卸车的声音,给牲口添草料的声音,甚至连家里的那条黑狗在叫了两声之后就发出欢快的呜呜声,全都清清楚楚的听在耳中,却强做镇定的继续烧火,其实心思早已经飞了出去。

“我回来了。”

当这句话传来的时候,月娘甚至有种要大哭一场的冲动,就好似受了莫大的委屈似的。但所有这些充沛的情感全都深深的隐藏在心底,故意装出很淡然的样子,看了看站在门口的张宁,浅浅的应了一声:“回来了就好,刚好赶上吃年夜饭呢。你先去看看阿娘,洗洗手就要开饭了……”

灶膛中的火映照在妻子的脸上,红扑扑的充满生气和活力,张宁真的很想把久别重逢的老婆紧紧的拥抱在怀里诉说这些时日的离别之情。但他知道月娘是个很传统的女人,虽然温柔如水热情似火,却内敛的很,轻易不会表露出来,所以他也只是浅浅的“嗯”了一声,暂时把所有的情感都深埋心底。

先到北屋的东头探望了阿娘,在月娘的招呼声中,相帮着将煮好的饭菜端到炕桌上,脱鞋上炕盘起腿来享用年夜饭。

阿娘的喘病还是没有好,不住的发出让人揪心的咳嗽,这让张宁很担心。

“阿娘这病……开春之后天气暖和起来自然就会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会又犯……”母亲的病已是老毛病了,每年都是这个样子。现如今家里有了不少积蓄,日子也前所未有的好了起来,但老人家的并且却似乎愈发的严重了。虽然请了不少郎中,也用过很多昂贵的汤药,却不怎么有效。

对此,阿娘本人却毫不在意:“隔壁老四他爹也是喘病,早死十几年了,现如今骨头都已经化了。能活到我这把年纪已经是赚了的,你们不必为我担心。就算转天我真的咽气了,也不用掉眼泪,发丧埋掉拉到。只是你们俩……聚少离多,没有个一男半女的子孙终究不好。趁着过年团圆的机会,赶紧琢磨琢磨子嗣的事情才是正经,别把心思用在我的身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千年的传统也是不亘的硬道理。

张宁和月娘成亲已经这么久了,月娘的肚子却连一点动静都没有,老家人比谁都着急。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抱一抱孙子辈的后人,要是月娘能尽快的生下孩子,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老人家就是即可死了也肯定是笑着的。

但是生孩子这种事情……真心不是着急就管用的。尤其是这半年来,张宁在家的日子很少,夫妻聚少离多,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怀上的?

老娘直眉白眼的说出来,虽然让月娘羞的脸都红了,毕竟已不是闺中少女。尤其是在当时“无后为不孝之首”的传统中,生孩子绝对是家庭中的大事,甚至完全可以升级到更高层面上,完全值得认真对待。

晚饭过后,月娘又烧了一大锅水,夫妻二人来了个不怎么浪漫的“鸳鸯浴”。

相帮着擦干了身子,月娘小声说道:“前几日落了红,掐算着这几天正是时候,我又在娘娘庙里捐了一丈六尺黄布,想来送子娘娘一定会保佑的……只是你长久劳累,怕是身子骨吃不消的……”

夫妻之事,还能有什么吃不消的?更何况夫妻久别胜似新婚,自然是**一点就着。

只有在夫妻二人独处之时,才能充分体会到月娘的款款深情。作罢了夫妻之事,二人都有些疲倦,全都出了一身的细汗,相拥着躺在火炕上说着腻人的情话。

家长里短的说了足足有大半个时辰,不知怎的,就把话题扯到了李鸿基的身上。

说起李鸿基贩马的事,说起他准备好好过日子的事情,月娘也很宽心的送了口气:“鸿基这孩子,虽是好人,性情却不是个顾家的。这次贩马虽然没有是百忙一场,却也不算吃亏,至少已经让他安下心来,这已是很不错的了。我只是担心他不是个长久的,过不了三五日就又犯老毛病……”

李鸿基性情操切浮躁,做事全凭个人喜好,脑子一热就不管不顾,不管做什么都没有足够的耐性,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的热度。指不定哪天就又犯了老毛病,说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让这种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真的比登天还难。

“鸿基种田肯定种不好,种芝宝只怕也没有那份耐性,真的为他操心……哦,对了,前些日子我听碎金镇的人说,官府要修建驿站,好似是通往榆林那边的驿站,要是能在那边给他寻个营生,也算是找到了一辈子的饭碗。我觉得这事你可以帮他一帮……”

驿站,历朝历代都有,本是为了交通信息快速传递之用。在太祖、成祖年间,驿站曾经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庞大的驿传网络。京城的重要消息,最多只需要六天就可以传达到大明帝国最偏远的角落,在这个时代这是一个非常快捷的消息传递系统。

但那毕竟也是隔年的老皇历再也翻不得了,从成化年间开始,驿传系统就出现了明显的衰败,虽然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又一次重整这个系统,却因为人亡政息的缘故很快就又衰落下去。

现如今,大明朝的驿传系统,早已经不是那个专门为传递重要政令和军事情报的高效信息网络,而是蜕变成为一种类似于公款接待的场所。

除了传递一些必要的政令和重要的官方书信之外,现在的驿传系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两个字:接待。

官员往来,上任卸职,官员眷属的接待,只要能够出示朝廷的某种证明文件,就有资格在整个驿传系统中享受免费的招待,差不多就等于是公款吃喝和公款旅游了。都了现在,因为“公款招待”的证明很容易就能搞到手,享受这种待遇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官场往来,地方士绅甚至是一些地痞无赖都可以大摇大摆的享受这种待遇。

而驿传系统的内部人员,也利用这种混乱而又**的局面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一个一个全都捞足了油水。

驿传系统虽然不怎么显眼,油水却是非常的足。这个系统中的“公务人员”虽然不是官吏,却可以吃朝廷俸禄,是实打实的铁饭碗。

要是能把李鸿基弄到驿站里,确实是一个很肥厚的美差。

享受这个系统的吃喝和接待很简单,但要是跻身其中那就有点不好办了。

这种事情,县里根本就做不了主,必须得有州府那个级别的签任才行。

对于别人来说,这事确实不大可能做到,但是对张宁而言就简单多了。

不管怎么说,张宁都是堂堂的六品朝廷命官,有了这一身官皮子,很多事情都会变得轻而易举。而且绥德的知州大人在锅盖川塞了好几个混出身的亲信,张宁想要在本地的驿传系统中塞一个自己人,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

官场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最讲究的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相互帮衬本就是官场上的规则,而且不是潜规则,是明达明的那种!

你知州大人在我的衙门里安插了好几个亲信,三两年就能混个不错的出身,我在驿传系统安插一个李鸿基,绝对是合情合理的要求,而且一点都不过分。

不知不觉之间,月娘的胳膊就搭在张宁的胸脯上,轻柔的揉捏着。

张宁的兴致很快就上来,在妻子的鬓边吻了一吻,顺势就吻到了脸颊。

月娘的脸上火一般的烫,身体的热度也是迅速上升,显然也是起了一样的心思。

在无有灯火的黑暗中接连亲了几个肥嘴儿,把彼此的脸上都弄的湿哒哒的,微微的发出几声夫妻二人都能心领神会的呻吟,张宁很快就翻了个身,又一次爬上了月娘的肚皮……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