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控明 第一百零一章 经商失败

第一百零一章 经商失败

腊月二十九这天的天气好的出奇,同时也冷的出奇。

在这个冻死狗的时节里,天上的太阳就好像是挂在冰窟中的一盏灯笼,虽然明亮却没有半点温度,反而愈发冷的伸不出手来。

当满身满脸挂满了霜花的李鸿基来到锅盖川的时候,已是辰时中刻前后了。

或许是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的缘故,那个熟悉的半大野小子似乎又长高了些,身材也健壮了许多,虽然少了些风风火火的气息,却多了几分稳重。

“这遭去蒙古贩马,应该是亏的血本无归了吧?”

“你咋知道的哩?难不成你真的能掐会算?早就算到了我一定会亏钱?”

面对满面惊奇之色的李鸿基,张宁哈哈大笑着说道:“这还用算吗?从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开始,就知道你肯定做了蚀本的生意,而且肯定亏了很多。”

“你能看出来?难道我的脸上带着亏钱的相了?”

“你有没有亏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的性情。”

前些日子,李鸿基专门找张宁借了三百两银子去蒙古贩运马匹。以李鸿基那毛毛躁躁的性情,若是赚了钱,肯定会一条三尺高的炫耀个没玩没了。他这次回来,却是一副沮丧的表情,根本就不提“贩马”二字,要不是亏了钱那才真是活见鬼了呢。

“生意真的不好做啊,我把他娘的……”骂了一句粗口之后,李鸿基就开始絮絮叨叨的说起这次漫长的贩马经历。

按照以前的设想,贩运马匹是笔利润丰厚的买卖,要不然李鸿基也不会那么眼热,更不会专门从李家寨跑过来找张宁借银子做本钱。

可惜的是,天底下没有那么好赚的银子,更何况李鸿基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一来二去,就亏了个血本无归,只能灰溜溜的跑回来。

从贴身处掏出两个还带着体温的小金宝,塞到张宁的手中:“借你的本钱还给你, 免得以后你找我索债。”

那是两个小金宝,也就是金元宝,小锭的那种,在冷冽的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

按照当时的金银兑换比例,这两个肖金宝差不多可以兑换三百二十两银子,用来偿还李鸿基借的那三百两,肯定是有富裕的。

“你……你刚才还说亏掉了所有的本钱,这金宝又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钱实实是的亏光了,这俩金宝还有回来的盘缠都是高大哥给的。”提起那个高大哥,李鸿基那晦暗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光彩:“高大哥说了,我第一次跟着他出门做生意,不能让我落个没下场。就把我亏的本钱给垫出来了。”

三百两银子啊,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说垫出来就垫出来了,那个高大哥果然够爽快够大气。

但这两个金宝的价值绝对不止三百两银子,用来偿还张宁的那笔钱,应该还是有些富余的。

“高大哥说了,能借给我这种人三百两银子的,绝对不是锱铢必较的小气鬼,所以我也不能小气了,这俩金宝你就收起来吧。对了,我曾经对高大哥说起过你的事情,高大哥说你是当世英雄,要是有机会一定会来找你喝酒,还要我作陪呢……”

张口高大哥闭口高大哥,看来那个高大哥对李鸿基的影响很深。

从这位高大哥为人处事的手法来看,一定是个手面很大的人物。至于他是历史上的第一任闯王高迎祥还是凑巧仅仅只是一个同名同姓之人,那就无从考证了。

不管怎么说,张宁都不希望李鸿基和历史上的那个高迎祥扯上任何关系,虽然总是在为此事担忧,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担忧完全就是多余的。

不管怎么说,李鸿基已经“完好无缺”的回来了,虽然没有赚到钱,也算是长了些见识。最起码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

有了这次不成功的经历之后,相信李鸿基一定会更加稳重,应该会沉下心好好过日子了。

“你还年轻,多失败几次多吃点亏不是坏事,以后会越来越好……”

本想借着这个机会教育他一下,还不等张宁把话说完,李鸿基就显得有些不耐烦了:“怪人先生,我知道你是心里记挂着我才这么说,可我真的不想听你絮叨这些狗屁大道理。你能借我点钱吗?”

借钱?刚刚还回来的钱都还没有来得及揣起来呢,怎么又要借钱了?

既然是借钱的话,刚才为何又要把这两个金宝给我呢?

“一码是一码,还钱是还钱,借钱是借钱……”

“既然你有用钱处,这俩金宝你就先拿着好了。”

“用不了这么多,有十两银子就足够了,八两也行。”李鸿基苦着脸说:“这次出去贩马之前,我曾夸下海口,说一定能赚钱,结果却……哎,家里还等着我赚了钱回去好好的风光风光呢。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处处都是要用钱的。我若是两手空空的回去,家里的婆娘还不闹翻了天?”

李鸿基能说出这个借钱的理由,张宁还是很高兴的,这充分说明他已经准备沉下心来好好的过安稳日子了。

“我给你十两银子,够了吧?”

“指定是够了。”李鸿基换上一副嬉皮笑脸的表情说:“管别人借钱我总是张不开嘴,也拉不下这个脸来,和你这个怪人就不一样了。哦,对了,过年你不回家吗?”

“回去,稍晚些的时候我也要回李家寨了,你要是不着急的话就等着我,咱们一起回去。”

在锅盖川做工的匠人当中有不少李家寨附近的乡亲,辛辛苦苦干了整整一个冬天,着实攒下些辛苦钱,全都眼巴巴的等着拿着工钱回家呢。

过了午时以后,将匠人、力工的工钱结算清楚了,又和文秋池、乌方石交代了一些琐事细务,套上车马和几十个同路的乡亲一起离开了锅盖川,沿着东南方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到达碎金镇的时候,已是第二日的未时末刻,空气中弥漫着油煎黄米丸子的响起,有些心急的娃娃根本就等不到明天的新年,提前换上了新的棉袄棉裤,捏着一柱香头亟不可待的放起了爆竹……

明日就是新年了。

车上带着一些粮米、布匹和酒肉之类的年货,张宁还专门帮李鸿基准备了一份,甚至还周到的提醒了他一句:“要不要送一些年货到你岳父家里?”

李鸿基的岳父家就在碎金镇上,既然是顺便路过,登门拜访一下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李鸿基似乎对岳父没有什么感情,并且毫不掩饰对岳父一家人的反感:“懒得见那个势力鬼,估计他也不想看到我。最好一辈子都不相见才好哩。”

碎金镇到李家寨不过短短几里的路程,因为年关已至,路途之上罕见行人。索性信马由缰的任凭马车慢悠悠的走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李鸿基闲聊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鸿基呀,有了这一遭贩马的经历,想必你也不会再有做生意的打算了吧?”

“嗯,我根本就不是那块料,生意上的事情真心做不来。”

“以后有什么打算没有?”

“回家种田呗,还能做甚?哦,对了,还能找找月姊姊,种些芝宝赚些粮米钱,日子总是要过的……”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不过种田……实在赚不够衣食。而且芝宝这东西……眼下是越来越不值钱了。不如到锅盖川去跟着我干吧……”

李鸿基心思机敏,而且悍勇,最要紧的是会骑马会射箭,凭着他和张宁的关系,真要是去了锅盖川,随便做点什么营生也能赚不少银钱,说不准还能混个不错的出身,总比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要强的多。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出路。

不过,李鸿基显然不这么想。

“怪人啊,我知道你这是为我打算,也晓得你那边是条不错的路子,可是……你也知道我的性情,最不喜管束。以我的脾气性情,到了锅盖川也迟早会给你惹出乱子来,还不如不去哩。”

怕给张宁惹出乱子,这只不过是李鸿基的托词,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受到张宁的管束。

李鸿基性情散漫而且很不合群,从来就不是甘于接受管束的人,这才是他拒绝张宁的最主要原因。

既然李鸿基不想去,也就不必勉强了,这种事情是勉强不来的。

不过李鸿基终究已经长大,而且有了家室,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无拘无束满世界乱逛的野小子,总是要为家里女人和将来的日子考虑一下的。

眼看着前面就是李家寨了,已经可以听到从寨子里传来的稀稀拉拉的鞭炮声。

到了村口,李鸿基才车上下来,老实不客气的扛起张宁为他准备好的那份年货,怀里揣着张宁给的十两银子,连好谢字都没有说,反而是开口说道:

“怪人先生,我想了半天,还是不知道以后应该怎么过日子。你是官面上的人了,认识的人多路子也多,肯定比我有想法,要是有机会就帮我寻个营生,我也不能总是这么混日子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