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婚超极甜:七零兵哥哄我生二胎 第664章 孙亮的提亲礼

可马珍妈妈知道肖楠的本性是好的,更是心疼他从小到大遭受的一切。

如今好了,女儿心想事成了,女婿也是真心喜欢女儿。

她可以放心了!

大家参观了马珍的新房,对她楼上那新床上的被子起了兴致……

“太漂亮了!原来,被子还可以做成这样子啊?”

”这么做好看又实用,晚上睡觉也没人把被子抢光光了。”

“小姑啊,你这个从哪买来的啊?”

马珍的大嫂是特地从帝都回来参加婚礼的,毕竟就这么一个小姑子。

看到这新铺盖,欢喜得恨不得抱走。

马珍笑得不行:“大嫂,不是买的,是新叶姐帮我做的。”

啊?

原来如此!

怪不得她在帝都的百货大楼也没见过这种的样式!

“能不能画给我?我下回也去做一套!”

马珍点头:“肯定能啊,过两天空下来我就画给你,寄过去。”

“行行。”

十一点半,大家都去了小招待所。

小招待所的桌子有大有小,今日开的是三张大桌,每桌能坐十六人。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先举杯庆祝我们伟大的党生日快乐!”

周政委的话一落……

“生日快乐!”

声音如大鼓擂动,响亮而有力。

“再祝肖楠与马珍两位同志,新婚快乐!”

“新婚快乐!”

……

马珍与肖楠的婚礼办完,孙亮打算去提亲了。

这天晚上他过来了。

“嫂子,您能不能在老家那边给我找个媒人?”

“我家里人,得等我结婚的时候才能过来。”

李欣玥想了想:“老公,要不找大伯娘,你看如何?”

自家大伯娘能说会道,人也好。

非常合适。

陈铭川当然同意:“好,我先写信回去,到时候孙亮提前一天回去。”

孙亮高兴极了:“谢谢队长、谢谢嫂子!”

提亲的日子安排在七月六号。

这时间,生产队上双抢还没开始,书记叔还有空。

张梦是三号回去的,孙亮送她上了班车。

回到家后,书记叔听闻让王翠苗当男方媒人,倒是非常满意。

“可以可以,那我们这边就叫你姨婆好了。”

农村里有风俗,媒婆必须成双,男方要有、女方也要有。

对于请谁,张梦一点意见都没有。

“妈、爸,孙亮家条件你们也知道,我不准备要彩礼。”

书记叔连连点头:“嗯嗯嗯,你说不要就不要,反正要来也是给你当嫁妆的。”

“就是没有彩礼,爹娘也要给你准备两套铺程、一些锅碗瓢盆。”

“孙亮说到时候会来几辆车接亲,到时候也装得下。”

“谢谢爸、谢谢妈。”

她的爸妈真好!

张梦觉得,她是个幸运的人。

有一对好父母,未来还有一个好丈夫,这是上天的恩赐。

以后,她一定会好好珍惜。

七月四号孙亮带着两个手下进了山。

五号上午的时候他扛着一头野猪、拎着几只兔子回来了。

“嫂子,兔子给您留两只。”

李欣玥立即拒绝:“不行,旋风隔三差五都能咬回来,我不差这个。”

好吧。

孙亮没强求了。

先在吉普车后座垫上一块塑料布,然后把装着野味的蛇皮袋装上。

然后,再装上六瓶酒、六条烟、六斤糖果、六斤喜饼。

再把一包东西也装了上去。

这东西是去拜访媒婆的礼品。

吃过中午饭,孙亮准备出发了。

陈铭川把一只封信递给他:“拿着。”

孙亮不解:“队长?”

“里面是四百块钱、三张票。”

孙亮愣住了:“队长,我都准备好了啊,六百块钱、三张券。”

陈铭川一听把票抽了出来:“六百少了,再加四百。”

“这是我与你们肖队长的心意,不许不拿。”

“我跟你说,姑娘家出嫁就这么一次,多给一些,就是给她面子。”

“别学我,当年我对不起你嫂子。”

“如今只要一想起来,心里就难受。”

孙亮鼻子酸了。

队长给他钱、副队长也给他钱。

他能说,自己是一个没爹妈的孩子吗?

“队长,我知道了!”

接在手,孙亮的眼眶赤红……

就是训练再苦、伤再重,他都没哭过。

看着身边战友的倒下,他只有坚定与仇恨。

可现在,孙亮的眼泪控制不住了,他的两位恩人是把他当真正的亲人……

“哭什么!一个大男人掉猫尿,丢人不?”

“不就几百块钱吗?你赚不到?”

“我们都是你的兄长,兄弟成家,当兄长的出把力怎么啦?”

“滚!别给老子丢脸,男子汉流血不流泪!”

这不是钱。

孙亮知道,这是情,兄弟情!

手一抬,大手狠狠的抹去眼泪:“是!”

孙亮走了,李欣玥问陈铭川:“干嘛把票抽出来?”

陈铭川把票还给李欣玥:“钱好赚,票难得。”

“给多了,他会有心理压力,这小子我了解。”

李欣玥:“……”

——这才是真正的亲兄弟吧?

六号这天,张家轰动了。

张梦的对象来提亲,三张工业票、一千块钱、除此之外还有礼品。

整个村的姑娘,这几十年来,还没有人的聘礼超过两百呢!

这小伙子,不仅长得好、人精神,竟然一出手就是一千块!

这当兵的,好有钱啊!

更让人馋的是,送来了整整一头猪、六只野兔。

这还得了啊?

整整一头猪呢!

这个季节,多少人家连油都没得吃,还想吃肉?

一瞬间,全村沸腾了……

不少人叹气:“看人家闺女多福气呀,这聘礼,咱全县也找不出第二个吧?”

去哪找啊?

县里一个工作,每月也就三四十块钱,一千块,人家整整两年的收入。

这年代家里都是几个儿子的人家,大有人在。

一个出一千,那三个四个五个呢?

还不得把老子的骨头都给啃掉?

“也怪不得这小伙子这么舍得,张梦可是大学生呢,自己有工作。”

可不是?

整个大队,也就她这么一个大学生。

当年书记叔借调出去搞教育,表现优秀、工作努力,这是政府给他的奖励。

别人可没这机会。

这时,有人悄声问:“这当兵的就这么有钱吗?”

“我听说,一个当干部的一个月也就四五十块钱呐,难不成这小孙家里条件不一般?”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