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婚超极甜:七零兵哥哄我生二胎 第106章 参观部队

面对这没脑子的亲娘,孙维纲真是快吐血了!

“妈,我只想问你一句:是你解气重要,还是你儿子我以后前程重要?”

“听闻师里要建一支特殊队伍了,现在多少人都想找关系进去呢?”

“我在营里技术确实是不错,可也并不止我一个技术好的人。”

“如果你只想去解气,那你就去好了,也不用管我这个儿子的前程了!”

“一个军人,连家里人都管不了,如何干好部队工作?”

“你到处得罪人,领导已经找我谈过几次话了,如果你再要搞事,那我就转业回地方好了。”

转业回地方?

这可不行!

孙大娘还指望儿子以后有机会当军官呢。

现在就回去,那还是进厂当工人!

当了军官就不一样,到时候转到地方上,那就是干部!

别看孙大娘是个没文化的农村女人,可她嫁进城里几十年,这脑子可不差。

“行了行了,这口气我就吞下好了,你好好工作吧!”

孙维纲松了口气。

他这老娘,可不是个讲道理的人。

如果不是在部队里名声重要,他早就把她赶回去了。

“妈,明明是你占了人家的地,这本来就是你的不对,你还有什么气好吞的?”

“妈,人家根本没错,你要搞清楚!”

“你想我以后在部队有发展,就不要再去找事了,否则,明年我就有可能转业了。”

孙大娘终于被吓住了。

“知道了,知道了,我就说说,又没说真去找人家麻烦。”

“儿子啊,我就你这一个儿子,哪能不顾及你的前途?”

“你放心吧,你老娘我没有这么糊涂。”

要真如此就好啊。

孙维纲对自己这老娘,是真没办法了。

一哭、二闹、三上吊,她是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可劝过、讲过、威胁过,她照样是依旧的我行我素!

李欣玥可不知道孙家这事,从家属区出来,钱三妮带着她往军人服务社这边走。

一路走,钱三妮还一边介绍。

“新叶,看到那两排两层的房子没?”

李欣玥点头:“看到了,怎么啦?”

“那边就是还没随军的干部家属来探亲时,临时住的地方,一年只能来一个月,来了就一个房间。”

“想来还得先打报告,部队批准了才安排房子住。”

“来的时候要自己带粮食,实在不够的话,她老公所在的营或连里,再付钱买一些。”

来探亲,还得自带口粮?

李欣玥张了张嘴:好吧,娶的老婆是乡下的,是没粮票的。

当军嫂真不容易!

男人为国家作贡献、她在家里照顾爹娘,一年也就见一次面。

来探一次亲,还得自带口粮!

“三妮,这里还有很多干部家属,都还没达到随军条件吧?”

钱三妮点头:“对啊,我们部队所在的地方地段好,在这里当兵的都愿意留下来。”

“我听我男人说,现在结了婚还达不到随军条件的家属,有不在少数。”

随军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想随就能随得了的。

不是国家条件这么苛刻,而是国家目前还没这个实力。

再说,也是部队特殊性所决定的。

我们国家成立的时间才二三十年,各方面基础都还比薄弱。

加上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保障还跟不上,当军嫂是真的不容易。

不过,再过几年就会有改变了。

到时候她办厂,专门招这些达不到随军条件的家属,让她们进厂工作。

或许,能帮上一二。

不过李欣玥也知道,这个事没这么容易。

办厂,还得造宿舍,这样她们才有地方住。

同时,还有孩子上学的问题,这都是大问题。

而且改革开放还得好几年,现在只能想想。

好吧,目前她也只能同情了。

两人边走边说,小屹屹追着蝴蝶跑。

走出小道不远,迎面看见一大排的屋子,基本上都是一层式建筑。

“新叶,这第一个大门,就是托儿所。”

“再往前走,是军人服务社。”

“过了那条大路,就是师医院。”

“师医院过去,还有几栋楼,是机关单身干部的宿舍楼。”

“再往前走就是大礼堂,平常隔几天就放电影,过年节师里的文工团还会演出。”

钱三妮介绍得很仔细,路过托儿所时,小屹屹还趴着围栏往里看。

“屹屹,想去里边上幼儿园吗?”

陈屹恒好奇的打量着托儿所内,点点头:“想!”

“妈妈,里面有好多的小朋友呢。”

里面有孩子们的声音,孩子总是喜欢与孩子玩一块的。

李欣玥听陈铭川说了,这里的孩子都是一周岁以上、六周岁以下的孩子。

“屹儿,你爸爸说,申请已经递上去了。”

“过两天你就可以进去了。”

“太好了!妈妈,我会好好读书的,读天下最好的书!”

这孩子,还记着她的话呢。

李欣玥的目光看着托儿所内,手摸上了儿子的头:“好,妈妈相信你。”

钱三妮一脸羡慕:“你儿子可真听话,比我女儿听话多了。”

听话是用代价换来的。

陈屹恒小小年纪这么听话,那是因为从小就没有人宠。

有人宠的孩子,哪个不调皮?

“农村里的孩子三岁起就得带弟弟妹妹,我虽然只生他一个,可他还有堂弟呢。”

其实钱三妮家中也是兄弟姐妹多,她也是从小就带弟弟妹妹的人。

孩子多的家庭,你不乖的话,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那也是,所以孩子多生几个,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是有利的。”

“新叶,你也随军了,孩子也这么大了,可以考虑再生两个了。”

李欣玥:“……”

——为什么现在的人,总这么喜欢生孩子?

——她更想的是做事业!

“这得顺其自然。”

这点,钱三妮认可:“那也是,我怀过三胎了,这是第四胎。”

“我女儿五岁多了,希望这一胎是个儿子。”

儿子,天下多少女人的期望。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生了儿子的女人才有底气。

可李欣玥真没有这么想过。

生儿生女都是缘份,只要教导好了,女儿不会比儿子差。

但现在,她不会说,因为她生的是儿子。

她一说,别人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会的,你这么有福气的人,肯定会儿女双全。”

本章换源阅读
X